本帖最后由 贵州老高 于 2020-5-6 08:20 编辑
皈 仙 一 谱 系 千 支 南平皈仙高氏谱局编者按: 高致贤宗亲的《皈仙一谱系千支》序(附后),真实可读;作者深入实地自费考察研究,历时八天,行程千里,走访五县九村,掌握了大量的真实数据资料。文中七个自然段,将崇文公后裔的主要发祥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名为皈仙里?皈仙里位于何处?为什么定名为‘南平皈仙分谱’?为什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稿?究竟做了什么工作?谱成后能起什么作用?等等都作了详细简介——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为崇文公后裔之楷模。请宗亲们细细品读! 谨向致贤宗亲致敬! 公仆2015/11/4于泰和 附:皈 仙 一 谱 系 千 支 高致贤 题中的“千支”是一个概数,说明支系众多。在高氏宗族的众多支系中。以崇文公为一世祖的高姓后裔,子孙绵绵,出仕入相,代有闻人。从皈仙里走出去,先徙居吉安市各县(区),而后迁徙到全国各省市区以及徙居国外。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人丁数百万。支系宛若参天大树,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人口之众,支系之多,居域之广,当属中华高姓大家庭中的旺族之一。 崇文公的卓著功勋,宗族家谱、官方史籍均有很多记载,无须在此赘述。崇文公后裔的主要发祥地在什么地方?皈仙里。为什么名为皈仙里?皈仙里位于何处?南平皈仙派的很多宗亲未必知道。我想借此作一简介—— 崇文公后裔的发祥地为何名为皈仙里?老谱记载:崇文公之五世孙亿霞,登公元880年进士,仕至潭州都督长史。其弟亿云,登公元884年进士,初判绍州,时称“圣判”;改判吉州,克修乃祖遗事,政声颇著。因其祖骈王采邑吉(吉水)袁(宜春袁州),吉水之永安乡白凫岭北地区,民淳地固,兵戈不到,人称仙居,因名皈仙里,自宜春袁州而徙家焉。其盛时,家富称十万君。有赠诗“马蹄不踏他人地,明月清风第一家”的美誉。此乃皈仙里地名的来源。 皈仙里地处什么地方?就在而今的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八都镇一带。明朝地名为江西道吉安府吉水县仁寿乡。而今的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八都镇长龙村的白凫岭下还有鹫峰寺尚存。寺内有一明代古钟,铭文开篇写道:“大明国江西道吉安府吉水县仁寿乡皈仙里”,环境幽美,气候宜人,宛若仙境! 南平皈仙高氏族谱经过“九修”,入谱支系尚未超越古江西吉安府管辖之范围,远远不能满足而今已遍布全国、涉及国外的崇文公后裔的要求了。为适应当代宗族文化的形势发展,满足崇文公后裔的寻根要求,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江西吉安分会于2014年6月24日应时而生之后,紧接着于2014年11月5日成立了南平皈仙高氏谱局,决定在南平皈仙高氏族谱“九修”的基础上扩大联系范围,修一部面向全国的作为省级规格的皈仙族谱,定名为《南平皈仙高氏宗谱》。并立即展开普查、收集资料工作。谱局人员采取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与当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走访了二省、十四县、三市、二区;八十多个村庄,并在谱局内接待了52个村的代表二百多人次,广泛收集题材。初稿完成,基本定稿之时,谱局人员查缺,发现有的宗亲出资捐款很积极,可是没有送材料,原因是他们提供文字材料有困难。谱局人员便深入实地采写,尽量做到少漏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修谱,谱局有关工作人员利用现代网络手段为修谱服务,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扩大联系范围,节约经济开支。使吉安市外,让江西省外的崇文公后裔能够及时获得修谱信息,及时向谱局提供材料和服务。 本人作为崇文公在贵州省的后裔之一,能够为《南平皈仙高氏宗谱》提供明兴公支系的资料,就是得益于谱局工作人员的网络联系。具我所知,外省能够与南平皈仙高氏谱局取得联系和提供有关资料的崇文公后裔,无不和我一样得益于谱局的网络联系。可因目前谱局的网络联系工作还待进一步提高,与崇文公这支庞大的省外后裔队伍比较,本次修谱联系上的外省宗亲还属凤毛麟角。不过,我坚信:这一修“南平皈仙分谱”出版发行之后,全国乃至国外的崇文公后裔定会从中获得渴求很久的宗族信息,必然引起强烈反响。 这对于研究宗族文化的人,尤其是对于崇文公后裔来说,这部《南平皈仙高氏宗谱》就是大家寻根问祖的纲。有了这个纲,就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省外、国外的崇文公后裔就可持之溯源,到皈仙里寻根问祖,为下一次兴修“南平皈仙总谱”获得更多支系资料打下基础,为更多的宗亲了解高氏宗族历史作出更大的贡献! 崇文公第41世孙 贵州省高致贤敬序 公元2015年11月4日作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