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玄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三首诗 (北京大学 周易玄) 【博主按】今天和贵州大正基业集团公司老总、春晖使者王渝权先生商谈春晖大学堂事宜,期间多次谈到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春晖使者周易玄先生。 周易玄学历不高,但学问极大,言谈也充满机趣。他先后在贵州正大基业公司和自己的母校金沙五中设立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与应用实验基地,开办国学讲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认为这个事情的意义在于,能够将北大的资源对接到家乡,同时又能在家乡营造学习国学的氛围。” 一次,记者马晓鸣问他,“作为贵州人,您认为贵州文化值得研究的有哪些?”周易玄脱口而出:贵州的特点是“稀奇古怪”。他说,我总结贵州的特点是“稀奇古怪”四个字,可从这四个方面去进行思考。稀是我们贵州独有的稀缺资源;奇是地形地貌的奇特;古是古老的民族文化值得深深挖掘;怪是民族个性产品的开发与挖掘。其实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周易玄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源于他的博学与多思,更源于他的志向与人格。这志向来自哪里?回来浏览周易玄的博文,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尤爱《略谈教育与文凭》。分为两篇转载,便于分享。冒昧改动了标题。 小时候喜欢读诗,有这样几首诗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对我未来的人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其一,是我九岁时登贵阳黔灵山,看到清人吴旦的诗: 山因特立始成峰,人能独行方堪传。 纵使岱山高万丈,若无孔子亦枉然! 这首诗启发了我,做人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思想,这就是古人教育极为看重的特立独行。记得我18岁退学时,同乡的萧锡义先生赠我一言——千古不多独行人。这样的勉励,是我内心最受感动的。 做到人格的独立,才会有自由的思想。曾国藩说“自拔于流俗”,当独立了也就有自主的力量了。庸俗带不走我,诱惑迷不倒我。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只有具备这种精神,这个人才可能站得起来,顶天立地。 其二,是我七岁时读到的袁枚的诗:《咏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还自来。 苔花虽然小,也学牡丹开。 我的老家在贵州一个偏远小镇。贵州历来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中国文化有一个脉络的变迁,但似乎都与贵州关联不大。从古老的红山文化,到中原文化,到齐鲁文化,又到荆楚文化,三湘文化、巴蜀文化,似乎都没有贵州什么事儿。 我们出生在贵州,就好比生长在阴暗地域的青苔,缺乏阳光照射,不受重视。所以袁子才这首诗,让我树立了人生的志向。大山之子,也可以学牡丹花开。 后来我曾写过一副对联:继黄老心传,须知圣由天纵;承孔孟道统,讵不德合时中! 贵州的文化土壤,相比齐鲁大地、中原大地等而言,确实相对薄弱,然而薄弱并不代表就不能直与天通。 心性通了,就与天相感通。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以绝学可以“传承”,同时也可以“下载”。下载,也就是“天纵”。古人云: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只要能建立起本心,也就建立了天心。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再荒漠的土地,也受天地日月之恩泽,这是真正的自信。 第三首诗: 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借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这是一种独立自强的精神。 2020.8.31.重发于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