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58|回复: 0

[散文] 住草房 盖草被 以草维生的草根生活种种(连载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2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住草房 盖草被
以草维生的草根生活种种(连载之二)
高致贤
题解:拙作《蓑翁狩猎记》发表之后,部分朋友对于蓑翁穿的蓑衣之类的民间文物很感兴趣,有读者让我再写一些像蓑衣那样濒临绝迹的民间生活物品。我随便回忆一下往昔,现在称之为草根族的人们:穿蓑衣,吃草籽,住草房,盖草被,铺草席,穿草鞋等衣食住行,哪样离得开草?于是,良心驱使我不得不把部分将要失传的民间历史文物分别作一点我知道的系统记录下来,其中难免有些重复,希望读者原谅——(续前)
住草房
我的家乡,现在已经没有农家草房了。可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全寨子都还是草房。如今都变为钢筋水泥楼房了。但老人们并没有忘记以前住的草房。但草房也也是分为不同等级的——
最简单的就是用秋收后的干包谷草直接搭成圆锥体的窝棚。如果你见过成都的杜甫草堂的话,这种窝棚就像杜甫草堂那个房顶,里面只能供一二个人遮风避雨睡瞌睡。再就是用包谷草改的土墙房或木架房,这种房扇最多两年就坏了,稻谷桩草盖的好一些,茅草盖的更好,最好的就是箭竹盖的。不过,最多也就管个七八年。草房很容易引起火灾!现在农村的草房已经极少了,好在一些大型历史博物馆和民俗文化村之类的实物或照片上还
盖草
走进专卖店,目睹琳琅满目的踏花被,丝棉被,鸭绒被……床上用品,花色新颖,品种繁多,令我眼花缭乱。观之良久,不禁想起旧社会里的“”来。其中有一种是用干草秧编制的,民间统称为秧被。
孩提时我编过草被(秧被。迄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我却记忆犹新。
就是用干稻草编成的被子。它是用稻草的上部分编成的。我家乡收割水稻时是把抽穗的上半部分割下来捆成空心把,倒架于下半截的谷桩上晒干,打下稻粒后就叫“米草”。将米草捶绒后搓成细绳作经线,又以未捶过的米草为纬织成。这种粗糙漏风,盖着既不保暖,又刺皮肉。而用干秧苗编成的秧被呢,柔软暖和,多是用嫩毛稗草织成。农民薅头道秧时,将夹杂在稻秧中的野毛稗秧剔除洗净晒干,也有将多余的老稻秧扯来洗净晒干来织的。将藤皮绳或棕绳抑或细草绳为经线,干稗秧或干稻秧为纬,秧根须在外,秧叶为里,织成“人”字花纹的被。秧根密布为面不漏风,秧叶为里较柔软,与干稻编制的比较,既不很冷,又不割人。这就是当时穷人们能够享受到的“高级被子”了。
解放初,我家还盖了两年的秧被和子。后来盖上棉被了,心想各留一床作教材,可是,留了十多年就留不住了。如今,这东西可能极少数贫困人家会漏下陈货,博物馆是否可以搜而藏之,当作被子的一段历史?
写下此文,旨在不忘历史之艰辛,珍惜今日之幸福!
(待续)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12-24 00:50 , Processed in 0.041103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