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称呼他? 高致贤 网上看到一篇《中华高姓大通谱,太和公支谱》序,这篇特殊的谱序是某专家2019年12月26日作的《<中华高姓大通谱,太和公支谱>序》(全文附后)。看后感到奇怪。奇怪在哪? 名为“太和公支谱序”,序文中只字没有提到太和公支系的来历与高郢和高崇文有什么关系。一开始说了些修谱的陈词旧调之后,一下子就写道“崇文公谱就是深受其害的典范”此其一怪; 其二怪呢?谁是“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参与编修皈仙谱或作序的有韩愈,司马光,文天祥、解缙等等不少名家都肯定了高郢和高崇文的父子关系,可在某专家写的这篇序言中,上述这些人名人通通被他打成“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为讨好欺骗没有见过史载的族人,用“攀高接贵”的手法,拉名人充先祖。崇文公谱就是深受其害的典范。”这里,可能某专家是忘记了他参与编辑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213页到252页:“第四篇”《宗族文献》的225页最后一行写明:鄞子崇文;第226页写明皈仙谱是司马光等修的御制谱。参加编修的某专家为什么出尔反尔、自相矛盾? 其三怪呢?某专家写的这篇序,否定了高郢和皈仙派高崇文的父子关系。那么,高崇文的父亲是谁?他写的这篇序文里只字未提。这太和公支系的始迁祖是谁?与皈仙谱的崇文公有无关系?如果有,怎么不写出来?如果没有?又为什么用一篇与皈仙谱的崇文公毫无关系的谱序来否定高郢与高崇文的父子关系? 其四呢?更为奇怪的是,某专家在写这篇序中就将自己辈分抬高了一辈。不是吗?他在之前写的文章中落款都是崇文公的41世孙。在这篇序中他就成了崇文公的40世孙。从他这辈分的提升,就可以看出《中华高姓大通谱,太和公支谱》的高崇文不是皈仙谱的始祖高崇文!如果《中华高姓大通谱,太和公支谱》的高崇文是皈仙谱的始祖高崇文,那么,这篇序文的作者与他那皈仙派崇文公的第40世孙的父亲又怎样称呼呢? 以上这些问题怎样解答?只有某专家知道。某专家是谁?看看他写的序言就知道了。 2022.4.14.于深圳 附《中华高姓大通谱,太和公支谱》序全文于后: 家谱,又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有特殊的文献之称,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族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经历了历朝历代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线失传。流传至今的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当时,有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为讨好欺骗没有见过史载的族人,用“攀高接贵”的手法,拉名人充先祖。崇文公谱就是深受其害的典范。高郢(740年—811年),字公楚,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大臣。他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宝应初年,登进士第。累迁刑部郎中,改中书舍人,后以礼部侍郎知贡举,拜太常卿。贞元十九年冬,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顺宗即位,转刑部尚书,出镇华州。唐宪宗即位,复拜太常卿,除御史大夫,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元和六年去世,年72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贞”。有子高定。《旧唐书》卷147有记。《旧唐书》卷14o有其子高定的记载。高崇文(746年-809 ),字崇文,幽州人,祖籍渤海蓚县,唐朝名将。贞元五年,于佛堂原大破进犯的吐蕃,封渤海郡王。元和元年,经宰相杜黄棠举荐,崇文奉命入蜀,讨伐叛乱的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经数月激战,于同年八月收复成都,擒获刘辟。他入成都后,秋毫无犯,市肆不惊,军府事务一遵韦皋时旧例。以功拜检校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改封南平郡王。高崇文不通文书,又厌烦蜀中的政务繁忙,屡求效力边塞,遂于元和二年,以使相职出镇邠州。元和四年,高崇文去世,年64岁。追赠司徒,谥号威武”。会昌六年,配享宪宗庭庙。《旧唐书》卷151有记。《旧唐书》卷151有其子高承简的记载。其孙高骈《旧唐书》卷182有记。就是这样史载清楚,关系明确的两个年纪只相差6岁的朝廷文官武将,也被“谱匠”们拉为父子关系,称“郢”为父,“崇文”为子,误导族人。《中华高姓大通谱,太和公支谱》在根早志才等人带领下的倡导者,支持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潜心研究,耗时三年,修成了一部顺应族愿,富于开拓性,完整性,堪称太和公后裔族氏史上最高水准的新族志。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尊重历史,以史为据,正本清源;依据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旧唐书》《新唐书》《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历代高姓墓志汇考》《高氏研究文集》等相关资料,纠正了老谱中“郢”为父,“崇文”为子等的错误,令人欣然。今应志才之邀,故乐之为序。 中华文促会姓氏学术委员,崇文公40世孙 高家协 2019,12,26 于长沙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