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40|回复: 0

[散文] (原创散文类)福音堂内新福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2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散文类)福音堂内新福音
   高致贤
   一次次,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颠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那是一幢回廊式的木楼,坐落于原大定——今大方县城中,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修葺一新。
   伫立于木楼前,追溯她的过去,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这里原名叫福音堂。福音者,幸福之音也。福音堂,顾名思义,便是传播福音门地方。然而,在那“长夜难明”的旧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堂上坐的是外国传教士。他们竭力以“圣经”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以“文化交流”的名义实施文化侵入。从文化传播上也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对劳苦大众无非是多一把精神枷锁,何来的福音?
   福音,福音,处于水火中的人民翘首以盼;可是,真正的福音在哪里??
   真正的福音到来了!
   1936年春,2月5日深夜,大定边陲,西溪河畔,骤然响起了红军枪声:流光划破黑夜,枪声震醒了山民,红军粉碎了敌人的阻截,带来了人民的福音。驾祥云,乘春风,福音飞向大定,录进人民心中;唤醒了沉睡的雄狮,震慑了猖狂的敌人。大方山城的干人们奔走相告,弹冠庆之。
   翌日清晨,旭日东升。青龙岗下,奎峰塔前,一支威武雄壮的红军,迈着雄壮的步伐,向大定县城开进;余家塘前,一支浩浩荡荡的干人队伍,正挥舞红旗迎向红军……
   汇合了,红军和县城人民,汇合于万里朝霞之中:
   “欢迎红军入城!”
   “共产党万岁!”
   “红军万岁!”
   “……!”
   人民的呼声从心底涌出喉咙,飞向长空,震天价响。
   红军,四路纵队,浩浩荡荡;人民,簇拥于红军身边,热泪盈眶,洪流澎湃,滚滚向前……
   次日,任弼时同志来了!关向应同志来了!王震、夏曦、甘泗其等同志来了!他们率领红十六师开进大定山城。
   这一天,福音堂里,任弼时同志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川颠黔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接着,红军革命指挥部成立了!
   次日,大定拥护红军委员会又成立了!
   古老的大定县城焕发出一派生机,春意盎然。一下便成为建立黔(西)大(定)毕(节)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成了真正福音门声源。革命的声波从这里辐射开去,渐远,渐宽……
   一支支红军武工队,东赴六龙,南奔野坝,西往双山,北抵瓢儿井,……,
   一个个拥红工作组,赶赴区、乡配合武工队,形成锐不可当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冲击土豪劣绅,荡涤污泥浊水,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斗争如火如荼,迅猛发展:
   “大定抗日救国团”成立了!
   “瓢儿井区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起来了!
   六寨“苗族独立团”成立起来了!
   “拥红会”的布告贴满大定山城……
   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越烧越旺,火光照亮了山城,温暖了人民,干人们的脸上绽开了幸福之花。
   贺龙同志来了!福音堂留下他的言谈笑貌;
   肖克同志来了!将军山映出他指挥若定的英姿。
   黄家坝阻击战刚传捷报;将军山伏击战又奏凯歌;打土豪,分浮财,革命烈火在大定熊熊燃烧。
   为北上抗日,为全国解放,2月26日,红二、六军团撤离大定县境,一共斗争了22天。
   22天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然而,这22天啊,在大方人民的心里,却永世难忘。“委员会”、“司令部”——福音堂里传出的福音,录进人民的脑际,刻上人民的心弦,红军播下的革命种子,在大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定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一直坚持到祖国解放。
   福音堂,红军走后,曾一度被敌人抢走;解放后,又回到人民手中。今天,她作为革命的重点文物,由人民政府加以保护。在迎接“川颠黔省革命委员会”创建50周年之前便重新修葺。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红军带来的福音,迄今还深深地铭刻于大方人民的心田,久久地回荡于大方人民的脑海。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6-27 01:17 , Processed in 0.062552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