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着的梦呓——凡夫妄说仁 仁是古代中华文化中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也是儒家的一个核心观念,是社会中调整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之一。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 《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 按学者的分析其三个层次的意义: 一、切身性。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突出了主体“己”的维度。此处的“己”是有喜怒哀乐与忧患敬畏、要经历生老病死、处于劳碌或休息状态的有其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二、实践性。孔子所说的仁是要在实际践履中建构和完善的目标。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近于仁、依于仁、安于仁。 三、自觉性。仁是一种“见其生不忍视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的自觉意识。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仁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对仁的实践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实践,不动摇、不懈怠,持之以恒,才能逐步接近和达到仁的境界。 仁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几个层次,但其最本质的就在于于己修身修志,身体力行,与人相敬相亲。此乃人立于世之本也。 故有句曰: 人生世上是为仁,友者相交修己身。 秦晋悠悠松上月,友邦恹恹竹间尘。 善心处处规行步,守则方方冠秉真。 顺势循时兼好德,长长岁月复还新。 ——七律·凡夫妄说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