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4|回复: 0

[散文] 一所中师学校的始末 ——寻 根 问 蒂 记 毕 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4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所中师学校的始末
——寻 根 问 蒂 记 毕 师
高致贤
毕师者,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之简称也!
我一生读了两年没读完的私塾外,只读了五年师范学校。这五年就是读毕师的两年初师和三年中师。
毕师是我唯一国办母校,我一生只有一张文凭,就是毕节师范学校的中师毕业证书!所以,我对于毕师情有独钟!也参加过毕师六十周年校庆。但就不知道毕师创办于何时何地,直到毕师这所学校的名称在我想寻根之前就消失了,我也只是听说而已,没有认真寻根!很是遗憾!
今年,一位毕师创办初期的老校友高言玖创办的毕节市朱昌中学1974届高中毕业50周年同学会,让我给他们写贺信,我才从他们提供的有关史料中获得毕师创办的史料。此乃天赐奇缘!
他们同学会的组织筹备者谢华是我的挚友,他找到的《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校史>》的第一篇就是:《1930年——1949年的毕节师范》。
该校史记载:1930年,李仲群在今毕节市七星关区第六小学设立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内的师范传习所:当年招生50名,1934年,毕节县初级中学就附设师范班:招收女生50名,修业四年,连续招生四期。1938年9月23日,贵州省政府417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改为省立毕节师范学校。1938年10月,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成立。正式招收师范生(今称中师生)。全校计有师范一个班……在该年内,拟订了《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学则》……大力提倡“勤俭求实”校风。并诞生了《毕师校歌》。成立附属小学。1941年9月,第一届师范生19人毕业。1940年10月筹建实验小学(后为子弟小学前身)。1941年9月,第一届师范生19人毕业。……1943年3月,增办简师部(解放后称初师部),并招收收首届简师生52名。……1949年11月27日,毕节解放,毕节专署派人接管毕节师范学校,并更名为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简而言之,就是:
1930年,李仲群在今毕节六小内成立毕节县立初级中学里创办师范传习所……1938年成立于毕节的"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1949年毕节解放后,该校于1952年东迁大方县羊场坝。
资料还显示:高言玖是1943年毕师第一期初师和1946年毕师第十期中师毕业生。
1952年8月,“毕师”从毕节县城搬迁到大方县羊场坝。1958年,经贵州省批准,在毕节师范学校内设置“大专班”,这个“大专班”,就是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简称“毕节师专”)的前身。也就是说,最初,“毕师”和毕节师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毕师”为什么要从毕节迁往羊场坝呢?就是利用中国航空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丢下的子弟学校和其它建筑设施来办毕师1956年到1958年在毕师读初师;1961年到1964年又在毕师进修中师。
1966年,“毕师”从大方羊场坝迁到毕节东郊杨家塘。后来,杨家塘的“毕师”升格为毕节师专,作为中等师范学校的“毕师”,只得从杨家塘“剥离”出来。1980年,将毕节三中更改毕节师范学校。
到了1980年代,毕节地区各县已经办起了中等师范学校,初师已经不存在了。据说,那些与“师范”有关的老师们,连同关门山那边的教育学院一起,被分流去了杨家塘那边,与毕节学院(即毕节师专)合并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毕节师范学校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师寿终正寝,享年76岁矣!
这就是我对于毕师,寻根问底得其诞生、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
这对全国中师发生发展过程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不敢断言。但2014年全国中师学校停办。恐怕是一致的吧!
2024.6.3.整理于深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6-22 18:40 , Processed in 0.050723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