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成文 高致贤 我这里说的所谓徒步成文,就是“走”出文章来。 退休旅居深圳几年后,老伴半瘫,我完全失去参加社会集体活动的条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宅居老头。这又使我有了充裕的写作时间。然而,无米之炊实难为,我只好将素材库里的陈谷子烂芝麻搜出来加工。那么,怎样选取可用素材?走路;旧素材怎样翻新?还是走路!不过,这里的走路与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走法不尽相同。它是短途重复散步中观察思考的结果。这种散步是宅老们多有的条件。 孩子们上班时足不出户的我,早晚才能户外活动。于是,我早上打拳,傍晚散步。散步时,我选择清静地方,个人独行,此时的思想非常活跃,想象力大增。于是,我边走边想。想什么呢?如果白天没有初稿,我就趁机筛选素材,进行构思,打好腹稿,翌日起草;如果白天写了初稿,我就对它边走边反刍,增删提炼,回家改定。近几年来,我的不少帖子就是这样写成的。有时遇到热心同路人,我就主动同他们聊天,从中获得新素材,这又让我吸收了营养。这是一种方法。 另外一种方法呢,就是观察。正常情况下,我每天坚持散步一到二小时,至少也有五公里,近十年的这种散步,也有万余里了吧?其间,观察、思考、分析、提炼,而后成文。户外走十多里路,只要留心观察,可以观察到很多很多的新东西,这里不能一一尽数,只花花草草就有写不完的题材。深圳处于接近亚热带最接近热带的地方,奇花异草特别多,很多植物是我退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同一种植物,与我们黔北山区的枝叶也不尽相同,有的似曾相识,但又不敢断定。凭着几十年养成的新闻敏感,凡能引起我好奇的生物,我都想认识。我第一次看到铁树开花,马上想起“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的歌词,人生哪有几千年?我能看到铁树开花,实为人生之大幸,马上写新闻、发照片给《大方报》,很快发表出来。这更激起我认识这些在我家乡看不到的奇花异草的极大兴趣。好在深圳的公园,乃至一些住宅小区和公路边的绿化带都给一些树木钉上牌子,注明其名称及科属等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怎么认识它们呢?我外出游玩或散步之时,随身带上本子和笔,看到不认识的就记录下来,还采集标本,而后向园林绿化方面的专业人员求教,继而写成知识介绍性的帖子。在介绍这些奇花异草时,我还得复习或现学植物学,才能把树干、枝型、叶脉;花型、花冠、花蕊等等描述清楚,让读者看得懂,这就迫使自己动脑筋,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 有了智能手机之后,我就将我不认识的奇花异果拍照下来,发上微信群去求教,都会得到网友们的答复,就这样日积月累,使我在户外带氧运动中学到不少知识。 散步时,往往是写作中打腹稿的比较理想的时候。我退休后的不少拙著就是在这种行程中走出来的,所以称之为徒步文学。 这里附上一篇我观察、描述、求教一株植物变异记录—— 这株植物真奇异 高致贤 小袁问我见过一株树上长几种叶子没有?我说,不说长几种叶子,连结几种果子的我都见过。她说那是嫁接的吧?我说当然啦!她说的不是嫁接的。于是,她带我到阳台上去看: 那是几个月前,她外出游玩时,从路边采回来种在花钵里的一株植物(姑且暂时这样笼统称之)。当时只有几厘米高,主茎不过香签粗细,羽叶对生,像害羞草,但又有一棵主茎,她以为是洋槐树苗,现在已经有50多厘米高,主茎也有一炷香那般粗细了。奇怪的是它的叶子发生了极大的变异:现在(2014.8.29.)它的植株上,从下往上数,第1-5枝是羽状复叶,属于双子叶类。第6、7两枝的叶柄变为平行脉叶属于单子叶,此两叶分别长到3、5厘米后,叶尖上又长成羽状复叶,又变为双子叶类。从第8-14枝就全是平行脉叶,这又变成单子叶植物了,好像子竹叶。叶面最宽处约5厘米,最长的20多厘米。一株50厘米高、茎与香一般粗细的小植物,长有3种叶子,既有双子叶的木叶,又有单子叶的草叶,还有双子叶、单子叶混为一体的似木似草分不清的叶子。同时同株上的羽状复叶和平行脉叶的成叶大小相差100多倍。这些就是该植物的奇异处。现在,小袁再去以前她采到这株植物的地方去寻觅,也没有看到这样奇怪的植物了。 深圳属于亚热带,这里的怪异植物不少,一片树叶或者一片草叶几种颜色的,我见过;同一树上开不同颜色的花,我也见过。我很喜欢辨认、记录奇异植物,可是,前述这株叶子变异那么大的植物,以前我真是没有见过。看见了,我不知它叫什么名,想写下来向专家请教,我不懂植物学,记叙不清,也不知其它地方有没有?仅凭自己观察记录,如实写出来请教方家,希望不吝赐教! 后来,一位植物专家回复我:这是一株变异植物。 2014.8.29.于深圳 2015.5.8.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