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对共欣赏 寓义相与析 转文友《谈<中国最绝的一副对联>》 高致贤 转发按:收到一位不愿留名的文友传来《谈<中国最绝的一副对联>》的帖子,仔细一看,文中含有多方面的对联知识;而很多知识又是通过幽默风趣且不乏严肃的手法表述的,让我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不少对联知识;受益颇丰,不敢独受。今天正是2022年元旦,转发与爱好对联的文朋诗友们分享! 2022.1.1.于深圳 附:谈《中国最绝的一副对联》 网上有个标题:《中国最绝的一副对联》。咋一看,让人瞠目结舌。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为群众喜闻乐见,古今流传的对联数以万计。什么时候给它排座次啦?哪个权威机构认定的? 该对联是: 鸟在笼中 恨关羽不能张飞 人活世上 要八戒更需悟空 看了几遍,觉得不靠谱。连基本要求都没达到,何来“最绝”? 对联要讲平仄。简单讲,同一句中,平仄要相间;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字,平仄要相反。当然,这样工整的对应有时很难办到,故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意思是,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混用,但二、四、六字(包括节点)的平仄绝不能含糊。 此联中,相对应的“恨、要”“羽、戒”“不、更”均为仄声,而“能、需”“飞、空”均是平声,不太合要求。特别是收尾,应该是上仄下平,这一般是不应错的啊! 从意思上来说,鸟是因为关在笼中,不能自由飞翔,才把翅膀关起来的!不应该倒过来。特别是把“恨”和“关羽”连在一起,读着很不舒服。关羽是“武圣人”,历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啊! 如果把上句改一下,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鸟在笼中 难张飞只好关羽 人活世上 要八戒更需悟空 重要的是内容。对联并没奇思妙想,也没深邃哲理,无外乎用了几个双关,何以就称“最绝”?谐音双关是常用的手法,不足为奇。 清代著名诗人周渔璜年轻时在一座古寺里读书,与长老友善,常一起吟咏,相互戏谑,有一次就用了双关手法: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长老出对) 椒实既熟,夹壳长老黑心 (渔璜应对) 清末李鸿章是合肥人,翁同龢是常熟人。有一副讽刺他们的对联,也用了双关手法: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有位药店老板出对征求助手,一精通医道的女子应对。联中嵌入18味药名,既有谐音,又有双关,居然言之成理,妙不可言: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 不愧将军国老; (老板出对)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 宛若云母天仙! (女子应对) 2021年5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