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92|回复: 2

[散文] 《醒着的梦呓——心念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7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醒着的梦呓——心念之我见》
文/尘封

友传一语,求解之:“想念,玄之美,心念,心之玄,何真何假,心玄之妙,无有虚实,殊途同归。”反复吟读,左右咀嚼,皆不得要领,无从领会,亦无以解答。无奈,只得另作一文,胡侃些许自我的心念之说,也算敷衍罢。
心,于此处,非医学解剖学之心脏也,乃指人之精神所居之所,人之意识所生之地。
人之存在,躯体为形,意识为神。形神合一,方为人。
形者,人有吾有,虽有高矮胖瘦,黑白黄棕,然两眼四肢,俱为同形,何见三头六臂之异类?
神者,同样人有吾有,却各不相同。气盛者,豪气干云,神采飞扬;猥琐者,悒郁委顿,忧心忡忡;
由此可知,形非人之相异之根本,神为人之不同之根源;有神便为人,有形只为躯耳。
神之所居,即为心,神之所出,亦为心也。万念顿生,皆出于心;万念俱灰,亦出于心;有心,便有神,无心,何以为人?故而,或可谓:心乃人神之根本也。
心之所思,便为念。心念者,人之心理确定之意识也。心念之活跃,心念之复杂,非一言可诉尽。即便思者本人,亦无以说清。心之喜者,念亦喜;心之悲者,念亦灰;心之善者,视万物俱感动;心之恶者,行百事皆歹毒;同时,心念非泾水渭河,清浊分明。弹指间,善念变恶,瞬息里,弃恶从善,皆是常事。一念成佛者有之,一念为恶者亦有之。
心念之玄,玄在其易变,亦玄在其不可严持。或许,正因了其的易变及不可严持,便有了心念的魅力,亦便有了心念之玄妙。或许便是有了心念之美。如若心念无此易变,无此不可严持,便不会谓之玄,亦无此魅力了。
心念之不可严持,并非心念之不可持。念在心中,心却在人中。人仍可把握心中之念。古人的劝人修身,便是劝人把持心念。于周遭人际来说,多以善念持身,莫以恶念对人。于自我而言,且以善念安身,莫持恶念立命。常持善念者,心旷神怡,顺意顺心;久持恶念者,伤天害理,殃及子孙;俗语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得便是此理。
《易经》有言: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左传·隐公六年》有云:“善不可失,恶不可长。”便是说:持善念或持恶念,惟自己可知,孰真孰假,惟自己自明。可瞒天地,却不可瞒自身;可欺众生,却无以欺自心。持心念,便是持人生也。
故而, 妄做绝句曰:
为人常持慈悲念,善待人生保安宁。
且莫欺心懵世事,举首三尺有神灵。
——七绝·持心为善

故而,世间人之首要的区别就在于心念的不同尔。
世上存他我,神思两寂寥。
孰清孰浊本昭昭,唯以持心执念别分毫。
一念花开好,孤心夜色萧。
犹如岸际自观潮,是喜是悲全在尔情招。
——南歌子·心念之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8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先生问好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游子!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6-27 00:21 , Processed in 0.05325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