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高氏世宝传梓后》中写到“郢子崇文”24 学习“两唐”笔记 探究崇文身世【皈仙高姓文心汇】24 《旧唐书》本纪宪宗上,元和元年(806年),癸未,以左神策长武城防秋都知兵马使高崇文检校工部尚书,充神策行营节度使。 戊子,宜令兴元严砺、东川李康椅角应接,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兵马使李元奕率步骑之师,与东川、兴元之师类会进讨。 甲午,高崇文之师由斜谷路,李元奕之师由骆谷路,俱会于梓潼。 三月,壬辰,以右神策行营节度高崇文检校兵部尚书、梓州刺使、剑南东川节度。 六月,丁酉,高崇文破贼万人于鹿头关。 癸卯,高崇文收汉州。 九月,辛亥,高崇文奏收成都,擒刘辟以献。丙寅,以剑南东川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梓州刺使、封渤海郡王高崇文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充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度支营田观察使、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兼云南安抚等使,仍改封南平郡王,食邑三千户。 二年,十二月,丙寅,以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邠州刺史、邠宁庆节度使,充京西诸军都统。 三年,是岁,九月,丁卯,邠宁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高崇文卒。 《新唐书》本纪,德宗皇帝 顺宗皇帝 宪宗皇帝,元和元年(806年)癸未,长武城使高崇文为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左右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剑南东川节度使李康以讨刘辟。 三月,丙子,高崇文克梓州。 六月,丁酉,高崇文及刘辟战于鹿头栅,败之。 七月,癸丑,高崇文及刘辟战于玄武,败之。 九月,辛亥,高崇文克成都。 二年,十二月丙寅,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为邠宁节度使,京西诸军都统。 《新唐书》没写高崇文卒的日子。 《旧唐书》本纪德宗下,贞元四年(788年)秋七月庚戌,陈许防御兵马使韩全义检校工部尚书,充长武城及诸军行营节度使。 《新唐书》本纪德宗皇帝 顺宗皇帝 宪宗皇帝,贞元三年(787年)十月,乙酉,寇长武城,城使韩全义败之。 《旧唐书》本纪德宗下,贞元八年(792年)五月,癸酉,平卢淄青节度使、检校司徒、平章事李纳卒。 《新唐书》本纪德宗皇帝,贞元八年(792年)五月,癸酉,平卢军节度使李纳卒。其子师古自称留后。 《旧唐书》高崇文传开头一节; 高崇文,其先渤海人。崇文生幽州,朴厚寡言,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五年夏,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战于佛堂原,大破之,死者过半。韩全义入觐,崇文掌行营节度留务,迁兼御史中丞。十四年,为长武城使,积粟练兵,军声大振。 《新唐书》高崇文传开头一节;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全义入朝,留知行营节度后务,迁长武城都知兵马使。 《旧唐书》元和三年,是岁,九月,丁卯,邠宁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高崇文卒。也就是809年卒,高崇文传中说“卒六十四”, 往前推算,说明高崇文出生于745年,按这个时间算,788年到长武城是43岁,到贞元中是50岁,806年就是61岁,还是左神策长武城防秋都知兵马使,检校工部尚书,这可能吗?说明卒的时间或享令,有一个有问题,而《新唐书》没有写他卒的时间,《资治通鉴》上也没写他卒的时间,说明了卒的时间不准。 《旧唐书》高崇文传中;“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 《新唐书》高崇文传中;“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 贞元中是795年(贞元元年是785年,贞元二十一年是805年)。 高崇文少年时在平卢军中,韩全义是788年秋七月到长武城,高崇文算二十左右到长武城。干了七年,贞元中就治军有声。就是高崇文二十岁时是788年,往前推算,高崇文出生于768年。 《旧唐书》本纪宪宗上,元和六年(811年)秋七月,癸巳朔,尚书右仆射致仕高郢卒,高郢传中写“年七十二”,所以高郢是739年出生。 高郢出生与高崇文出生相隔29年左右,高崇文是次子,说明他们相隔的年令没问题。正如司马光在《高氏世宝传梓后》中写到“郢子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