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56|回复: 1

[对联] 联律通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律 通 则
  (试行)
  
中 国 楹 联 学 会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条楹联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从各种文学形式来看,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第二条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

  第三条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每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从形式到内容均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四条楹联文体质的规定性、适应性,要求创作与赏评坚持创新而不离传统体范,重律而尤见时代风徽的原则。

第二章 总 则

  第一条字句对等。上下联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第二条词性一致。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第三条结构对应。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第五条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

第三章 附 则

  第一条用字的平仄声调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1)在近古与近代通行的韵书中,字分四声,“平声”不分阴阳,统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三种声调为“仄”;(2)现代汉语字音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双轨制”,但旧声、今声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二条语句的平仄结构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隔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交替。


第三条语句的语流节律按“二字而节”的常规节奏安排。在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是不变的,可据联文表达需求、作者态度表现与诵读需要组织或划分为种种相应的语意点顿句式。一副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第四条使用领字,在上下联相应位置要一致,词性要相同,允许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五条原则上按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词性分类属对。据历史上诗联家创作、鉴赏实际,允许异类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① 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② 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③ 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④ 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介词、连介词与助词、联绵字等常见形式;

  ⑤ 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六条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几百种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词法中的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顶足、流水,等等,不能尽入于律,未列本通则者,以“律有,因律;律无,循例”原则定可否;凡对偶类修辞格运用得当,合于本通则要求即可视为成对。

  第七条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八条 避忌:

  ① 合掌。

  ② 不规则重字。

  ③ 上联尾三仄、下联尾三平。

  第九条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条本通则自2007年6月1日起试行。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律通则解读


摘自<<对联通>> :
  
  一.平仄交替与对立的方式
  
  所谓平仄交替,是指在一联之内,不能只用平声或只用仄声的字,应当有规律地交错使用。除了作为一种艺术技巧来使用者,概莫能外。所谓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应当是相反的。即上联是仄声的,下联就应当是平声;上联是平声的,下联就应当是仄声。除了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变通(如可平可仄)而外,也不应违反。看王力先生在其《诗词格律》中对解缙“墙上”一联平仄作的标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标示的平仄看,上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内就是交替的,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都相反,就是对立的。

  标示所用小号的字,表示可平可仄,都逢单,但并不是说凡逢单的字都是可平可仄,本书有关部分还会叙述。由于有的字可平可仄,两联同一位置上,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形:两个字或者都成了平声,或者都成了仄声。这时,就要尽量争取同中有异。若都是平声,就一阴一阳;若都是仄声就一上一去,或一去一入,或一上一入。“墙上”联的第一个字,上联为‘墙”,下联为“山”,都是平声,但“墙”是阳平,“山”是阴平,就比较好。像这样同中有异,听起来就不至过于单调。

  对联平仄运用有一系列的基本规则,统称为“马蹄韵”。

 二.马蹄韵的由来和基本特点
  
  
  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联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林庆铨《楹联述录》)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对联平仄的这种运用规则,就叫“马蹄韵”,亦称“马蹄格”。

  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鉴于后脚之最初站立点,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开头和末尾,应为单平或者单仄。

马蹄韵的由来和发展马蹄韵的运用,最初仅限于辞赋句脚。而今一般人亦作句脚理解。林氏言“唐宋律赋,蝉联相续”,按此不得晚于唐代。事实上,这种用法六朝就有了。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韵序》就具有这种特性。这里仅引其首篇八句(字下标“-”者为平,标“·”者为仄,)可见一斑:
  
    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万户千门,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
       ·      -    -      ·      ·      - 
  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柙。
        -       ·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这几句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马蹄韵的特点非常明显。“万户千门”一句,有的本子作“千门万户”,对马蹄韵有所打破。但本节既用马蹄韵,“千门万户”应视为错抄。
  到唐代,马蹄韵在律赋中的运用,逐渐普遍起来。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皆是。看《讨武曌檄》中的一段: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种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
         -    ·      ·      -      -    ·
  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
       ·    -      -    ·      ·      -
  义旗;以清妖孽。
   -    ·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这几句就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马蹄韵的特点也非常明显。
  律诗自唐代始,除了讲“对”而外,亦讲“粘”。所谓“粘”,简言之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两联粘连起来。看杜甫五律《春望》: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生。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把每句第二字的平仄摘出来,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再看崔颢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把每句第二字的平仄摘出来,就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律诗之“粘”虽不在句脚,亦具有马蹄韵的特点。

  对联句脚之用马蹄韵,正是继承六朝唐宋此类律赋律诗并加以变通发展的结果。
  
三、马蹄韵在对联句脚上的运用
  
    
   对联句脚对马蹄韵的运用,有正格与变格之分。
  (一) 句脚平仄完全符合马蹄韵要求者,为正格。
  (1)每边两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平仄,仄平”。如武昌黄鹤楼联: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       ·
  兹游良倦倦,落花时节且登楼。

(2)每边三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平平仄,仄仄平”。如四川灌县离堆联:
  
  完神禹斧锤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
       -    -       ·
  揽全蜀山川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

(3)每边四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如梁启超挽康有为联:
  
  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
     ·    -      -           ·
  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4)四句以上者,则全是长联。
  长联句脚对马蹄韵的运用,通常是不管仄起(此指首句句脚为仄声字)还是平起(此指首句句脚为平声字),(A)若为偶数句正格,则除首尾为单仄或单平而外,中间的句脚皆保持连珠。
   仄起者,如贵阳文昌阁联:  
  
  且作鸫夷子,泛一舸隐青溪。记从潕水而来,探青龙飞云牟珠诸名胜,已觉神怡目骇,
      ·      -      -          ·      ·
  那知更有蓬莱。到此狂歌,甲秀楼高容我卧;
       -    -       ·
  肯让鄂西林,向两间撑铁柱。溯平苗疆以后,得北江芸台邰亭三先生,大开酒国诗坛,
      -      ·      ·          -      -
  留下无边风月。何人洒墨,南明河上把桥题。
       ·    ·       -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符合马蹄韵的规则。
   平起者,如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  

 江水滔滔,洗尽千古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俱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呈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平平仄仄平”,也完全符合马蹄韵的规则。


(B)若为奇数句正格,则除末句为单仄或单平而外,其前的句脚皆保持连珠。为五句时,上联作“仄仄平平仄”,下联作“平平仄仄平”;为七句时,上联作“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作“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边五句的,如湖南永顺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每边七句的,看清人赵仲飚挽李辉武联;
  
  故乡云黯邺侯居。想手握虎符,心贻燕寝,每当秋深塞远,恨不随征雁南飞。终养事
     
  如何,凭谁早上陈情表?
   -       ·
  大将星沉诸葛垒。叹水咽牛峡,路辟蚕丛,此后雨湿天阴,尚于见鸣鸢西指。灵魂归
      
  也未,使我长歌蜀道难。

 (二)每边尾二句句脚的平仄不是单仄或者单平,又未从根本上违反“仄顶仄,平顶平”的规矩的,为变格,大凡变格的对联,如果是长联,无碍;如果是短联,读起来就有点不大铿锵。每边二至四句者尤其明显。
  (1)每边两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仄仄,平平”。如台湾省慎德堂正殿联:
  
  拈花一问,无人会笑;
  

  弄石千般,有字可传。



(2)每边三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平仄仄,仄平平”,如某水果店联:
  
  名果展销,有水中沉李,火中灼栗;
     -     ·    ·
  新品应市,备红的樱桃,绿的香蕉。

(3)每边四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泸州玉蝉山金鳌阁联:
  
  看泸地风光:九曲萦回,冱江环抱,万里平畴收眼底。
      -    -    ·       ·
  数川南形胜:玉蝉耸翠,鳌阁流金,一天云雾锁雄关。
      ·    ·    -       -

(4)每边二至四句者,正格使用较为普遍。变格中,每边二至三句的,不难觅例;每边四句以上的,百不见一。
   钟耘舫《成都望江楼长联》,也是一副变格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
         -     -    ·    ·    -    -
  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阖宝镜;批杷寂寞,空留着
  ·      ·      -       -       ·    ·
  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
     -    -    ·    ·       -      -
  江月,谁家之物?
   ·    ·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
         ·     ·    -    -    ·    ·
  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栏,消受得
  -      -      ·       ·       -    -
  好风好雨。嗟余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
     ·    ·    -    -       ·      ·
  块云,是我的天?
   -    -

 将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上联首尾为双平双仄,下联首尾为双仄双平,唯此与正格相异。为了舒气,有的书在“问问问”后点断,这就是把马蹄韵打破了。
  

四、分节与破律
    (一)有的长联,按意思分节安排句脚的平仄,只要各节分别符合“仄顶仄,平顶平”正格与变格的规则,也算符合马蹄韵。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上联,可以分为两节。第一节:
  
  贤王汤沐,旷代犹存。
     ·    -
  
   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第二节:
  
  莫谈桑海兴亡,且安排青簟疏帘,借一局围棋赌胜。
       -       -       ·
  这一节的句脚是“平平仄”。下联“江表风流,于今未泯。依旧湖山整理,更收拾玳梁画
                     -    ·      ·
  栋,待双栖燕子归来”,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
  ·       -
  
   武昌黄鹤楼李联芳联上联,可分为三节。第一节: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
      ·    -
   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第二节:
  
  看凤凰孤屿,鹦鹅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
      ·    -    -    ·      ·       -
  
   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平仄仄平”。第三节:
  
  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       -    ·
  这一节的句脚是“平平仄”。下联“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
                      -    ·     -    ·
  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渺,鹤影蹁
   ·    -      -       ·     ·       ·
  跹”,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
  -
   昆明大观楼长联,可分为四节。第一节: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    ·    ·       -
  这一节的句脚是“平仄仄平”。有的书“池”字后不点断,这—节成了“仄仄平”,也合马蹄韵。第二节: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    -    -    ·    ·      -
  
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平仄仄平”。第三节: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       ·     ·       -

这一节的句脚是“平仄仄平”。第四节: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    -    -    ·
  
   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平仄”。
  若认为“趁……莫辜负……”意思有连贯性,而将第三、四两节合为一节,那么全联就变
  为三节,而且句脚为“霞”与“稻”的两句间,就缺少了一句句脚为平声的联语,马蹄韵就少
  有打破。不过即使这样,仍然瑕不掩瑜。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
                           ·    -    -
  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
    ·     -    ·    ·    -    -      ·
  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
  ·       -     -       ·       -    ·
  雁,一枕青霜”,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唯“尽”与“只赢得”的语意连贯性没有
  ·    -
  “趁……莫辜负”强,分成四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还有可分为五节,六节,乃至更多节数而分别合马蹄韵者,不再赘举。

 (二) 既不合正格又不合变格者,谓之破律。
  严格地说,变格也是一种破律,只是尚未破到完全违反马蹄韵的程度,就作变格看待了。这样一来,这里的所谓破律,便只限于对正格而言。
  完全未遵守马蹄韵的破律对联,比比皆是,无须赘举。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不谙马蹄韵的规则;亦有联随意展,不以马蹄韵为约束者。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对联在总体面貌上有高下之分,是可以分辨的。
  林昌彝说:“(律赋)有时由六朝化出,则不必拘泥绳尺,联语亦然。”这种“不必拘泥绳尺”的联语,如因内容决定,不便更改,也无须削足适履。而今所见的长联,包括许多名联,都不合或者不大合马蹄韵。名家打破联律,虽或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艺术上毕竟有所不足。初学者更当严格要求,否则就不能登堂入室。


 五、 应当注意的几种情形:
   ——句脚为重言者,有时应将重言诸句只作一句看待,才与马蹄韵相符:
  
  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泣下。
        ·  -  -  -  -     -      ·
  
  岳阳楼长联这一节,乍看不合马蹄韵,若将四个“耶”字视为一个,句脚为“仄平平仄”,就合马蹄韵了。从已有的句脚重言材料看,有些作者正是这样考虑的。
   ——有意运用某些技巧,无从遵守马蹄韵规则。如“述总董先生”联:
  
  议事称总董,办事亦称总董,总董何价值哉!况以伪总董浑合真总董,董有几总,总无
      ·      ·      -          ·    ·
  一董,莫可名焉,名之曰懵懂懵懂;
   ·    -       ·
  教书号先生,唱书又号先生,先生失尊贵矣。若以女先生交接男先生,生未得先,先舍
      -      -      ·          -    -
  其生,是奚说也,说者谓牺牲牺牲。
   -    ·       -
  
  上联句脚,先两次重言“董”字,然后又将“总董”二字颠倒使用,“总”后又用与“董”同音的“懂”字,再要顾及马蹄韵,就不可能了,这种情形,不能视为不合律。下联句脚情形一样,唯用字不同,平仄相反而已。
   ——句脚押韵,也无马蹄韵可言。句脚押韵的对联,为数不多。前面的“总董”联,已有—点影子,但还不是以押韵为特点的对联。


 何淡如先生题广东佛山“春色赛会”联,始属此类。联云: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   ·       ·      ·      ·   ·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   -       -      -      -   -
  
  这副对联,上联句脚全押仄(入)声(陌锡职韵。《诗韵全璧》:“陌,古通锡职。”),下联句脚全押平声(尤韵),皆无平仄交替,自然与马蹄韵无缘。

 有一点必须强调,不管是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平声。这已成为一个定例,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违反的。看邓子龙题书房联:
  
  月斜诗梦瘦,
      ·
  风散墨花香。
      -

  又胡汉民题广州五层楼联:
  
  五岭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
             ·
  层楼晚望,白云犹是汉时秋。
             -
  
   又李渔题北京山西同乡会馆联:
  
  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
                      ·
  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空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

  又香港九龙宋城联:
  
  注酒百千杯,大论英雄,往道风云际会,何如沧海鱼龙,三尺浪推,大可随机能变化;
                                      ·
  量珠十万斛,富瞻华贵,好夸诗礼传家,更羡前头鹦鸪,重楼声价,富而令德未忘言。
                                      -
以上四例,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都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都是平声。其所以如此,在于上联末仄抑,便于向下联转递;下联末平扬,读完之后,尚有余味。如果上联末平扬,会给人以上下联转接时间间隔过长之感;下联末仄抑,余味就没有了。
 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是平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是仄声的对联,自宋以来就有,初时本在两可之间,而今已极其少见且多属迫不得已。《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氏宗祠有这样一副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黄兴曾以这样一副对联挽宋教仁:“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确是袁世凯。”这两副对联末句的句脚都是上平下仄。曹雪芹这样写是受骈句的影响,而黄兴这样写,则是因为“宋教仁”与“袁世凯”这两个名字上下无从对换。这样的对联不能视为正格或者变格,也不能视为破律,只能作为特例看待。

懂句脚平仄的运用规则,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错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有一则联话说,清末我国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为培养交通事业人才,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铁路学校。人们纷纷撰联赠贺。某报一则联话说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道出了我国铁路发展的轨迹:“从今学得长房术,此后何愁蜀道难;飞步风尘销马迹,置身云路计鹏程。”这则联话显然是把两副对联合成一副来说了。因为从内容上看,上下之间没有有机联系;从句脚上看,上联两句一仄一平,下联两句也一仄一平,正可自成一副对联。以两个平声作为上下联末句句脚的平仄,则是违反对联马蹄韵规则的。而上联两句为串对,下联两句为正对,也可从一个方面说明从句脚的平仄把这副对联分作两副是正确的。又如陕西西安牛头寺杜祠联,某书断作:“初地总非真斜月,半规侵佛国;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守诗王。”江西赣州八景台联,某书断作“章贡会双流,俯仰沧桑大地,风云天外起;高台收八景,依稀城廓故乡,烟雨梦中来。”这两副对联,照这个面目,前者全联、后者中间一句都不知何意。如果用每边两句和三句联平仄的马蹄韵正格“仄平,平仄”与“平平仄,仄仄平”去检查,就会发现两联都断错了,如果断作“初地总非真,斜月半规侵佛国: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守诗王”和“章贡会双流,俯仰沧桑,大地风云天外起;高台收八景,依稀城郭,故乡烟雨梦中来”,这就好理解了。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平仄归类标准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
  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参见《平水韵部》。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普通话平仄归类,简言之,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二)平仄相谐规则——马蹄韵
  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以上联为例,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
  第一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
  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

1、句脚平仄正格举例
  二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仄平)
  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
  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平平)
三句联: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联: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平仄仄平)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仄仄平平)
  五句联以上以此类推,不再举例。

2、句脚平仄变格举例
  民意顺,国运兴,四海讴歌称盛世(仄平仄)
  春风和,日色丽,九州景物换新颜(平仄平)
  此例句脚平仄没有遵循“两两交替”规则(没有从“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截取),故为变格。
  四句、五句及以上的长联,有时为了联意需要或者运用特殊联格的缘故打破“两两交替”规则,即为变格。例: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识、值、夕,古韵仄声)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句脚押韵)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拆词分总)    

循规曰圆,循矩曰方。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或舍圆求方,或舍方求圆,圆方岂可随心变。
  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有以觉求悟,有以悟求觉,觉悟缘由阅世来。(觉,古韵仄声。普通话jue2平声)
  (句脚越递)
  
 3、句中平仄正格举例
  一言句:
  旧(仄)
  新(平)
  
  二言句: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看水(仄仄)
  听泉(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恩来立志(平平仄仄)
  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请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梅报九州春讯(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东风旭日荡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为拆分句,拆分后按每个分句的字数套用上述规则即可。不再举例。
  
 4、关于句中平仄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
  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
  具体说(上联):三言句“一不论”(□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论”(□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举例:
  柳三变(□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仄)
  张九成(□仄平。正格应为:仄仄平,此例变格:平仄平)
  风清云静(□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平平平仄)
  九州溢彩(□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平仄仄)

四言句特例:
  百花齐放(□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实为:仄平平仄,符合第一平仄杆,反而为正格)
  明月几时有(□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平仄仄平仄)
  我欲乘风归去(□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平平平仄)
  电信九州枢纽(□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仄平平仄)
  草亭闲坐看花笑(□平□仄□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三五不论”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避免此问题。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记住一句话:不能只对第三字作变格。以上联为例: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六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犯孤仄,下联孤平)

此外,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也不能只对第一字作变格:平仄平平仄。如此上联犯孤仄,下联犯孤平。
  (注意:五言、七言句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最后一字。)
  纠正孤平/孤仄的办法:将其他单数位置的字也酌情作变格处理(其依据正是“一三五不论”规则)。例:


 明月几时有(平仄仄平仄)
  重见六朝名胜(平仄仄平平仄)
  前途无限未来日(平平平仄仄平仄)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样是“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切记: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出现“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下联: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此,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字作变格,七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三字作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
  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也是很典型的变格。在这些变格联句中,平仄安排几乎没有了任何规律。

举例: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复字格,上联全仄)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 家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复字格)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谐趣、数字格。联脚上平下仄,极为特殊)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此联联脚上平下仄,实因联意需要)
逝水载往事此去不返
  新人说真情常来重游
  (全平对全仄,古来有之)

 羊年阳春扬州杨柳飏絮洋洋洒洒
  燕乐艳日雁塔彦英宴宾嬿嬿姝姝
  (同音异字格。2003中华世纪坛征联一等奖。本来是变格出句,但是对句做到与出句平仄字字相反,整体对仗十分工整,给人一种物极而反的完美感)
  另有一些规则此处略去。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5 06:22 , Processed in 0.047373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