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午午

[技巧] 每日晨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早读】
2016年9月12日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宋: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鉴赏

闺怨是中国古代永恒的文学题材,因为那时候妇女地位低下,交通不便,男子为名缰利锁所牵绊,导致很多女子不得不经常承受独守空房的痛苦。秦观这首词在内容上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是艺术成就很高。词的上阕色彩鲜明,和下阕的冷落荒凉恰成鲜明的对比,很好地衬托了离人的孤寂,可谓一篇描写闺怨的佳作。

词的上片刻划这个美女,多用颜色字面渲染映射,如一幅工笔画,可以说是一幅工笔重彩的梳妆图。“香墨”两句,写女子用心打扮的情态。这两句虽未直说她在画眉、搽脂,但从“画”且“弯弯”,“匀”且“淡淡”中,可以体会得出她是在怎样精心地打扮自己。两句中前一句写衣着,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黄色的。后一句写她眉画好了,粉搽好了,最后的工序是把口红圆圆地涂在唇间。但“点绛唇”前的“独倚玉阑无语”,却埋下情事的伏笔。既然是“独”,却又精心打扮,这应该是在刻意为某人而为。分明画外还有一个人在,女子对恋人的回归还抱有一线希望。

  词的过片,虽也不多写情事,但也不是单纯写景,对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有明显的发展,写景之外,别寄幽情,抒发人去楼空、青春虚度的情思,是全词抒情的中心。“风扬“花飞”是残春景象,给人以美人迟暮的暗示。“花飞”二字尤其触目痛心,融凄惨的感受于寻常之景中,大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意,简洁而含蓄。“门”是半掩着的,像在为谁开着,这正是女子心还不死的写照。结拍“乱山”两句:“行云”喻恋人的踪影,古诗词里多用以比喻薄情郎,如雍陶《明月照高楼》:“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正是“乱山何处觅行云”的注脚。由于女子心烦意乱,故视群山便成“乱山”,这是移情于物的结果。女子最怕夜间孤苦,可偏偏又是一个黄昏来了,“又是”二字蕴涵着这种等待和失望远不是一次了,愁怨之情溢于言表。

纵观全词,上片绮丽香艳,下片凄清淡远,而又以情上下贯之。全词语言清丽,语意婉约,体现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4:22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早读】
2016年9月13日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首诗又题《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里。”说明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可见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 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蜒多姿。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 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声喧乱石中”,当溪水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 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
   
“色静深松里”,当青溪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 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
   
“漾漾泛菱行,澄澄映葭苇。”,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一片葱绿,水过 之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 绘水动貌,“澄澄”描摹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
   
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传达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机。读后令人 油然而生爱悦之情。青溪原是一条不太知名的溪水,景致似也无特异之处,却被诗人描绘得引人入胜。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人间词话》)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传达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 ,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表明自己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归宿的意愿。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 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信手拈来,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这首诗就 是一个例证。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早读】
2016年9月14日

前宋(中晚唐)词解说
【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久候不归思妇愁。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编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叹息。 她在玉阶上徒劳地久久站立,一群群归宿的鸟儿飞得匆急。什么地方该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写思妇楼上遥望,继而 玉阶伫立,却从楼望所见落笔,避开顺叙俗套。“烟织”“山碧”均为思妇远望所见。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归程遥远,流露体贴品性。

【李白·忆秦娥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年年盼望总成空。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梦醒时秦家楼上挂着皎洁明月。秦楼月下,想起每年柳色青青,灞陵桥边依旧上演凄怆的离别。 秋日重阳佳节登临乐游原上,从咸阳古道来的音信依然断绝。音信依然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只见汉代的坟墓和宫阙。借秦娥对情人 的思念来表达作者对某种美好事物的追求。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气势宏大的场景来对比一个深闺女子的情感世界,把个人的忧愁融 合到历史的忧愁之中,造成了一种悲壮的兴亡感。


【白居易·梦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春色总难忘。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以前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盛开的红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水中蓝草浸染。 这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起江南。以“江”为焦点生发,通过江花“红胜火”和江水“绿如蓝”的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白居易·梦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最忆潮头与桂子。江南真令人回忆,最想回忆的就是杭州。在灵隐寺月下寻找月宫掉落的桂子,在郡衙门亭子垫着枕头观赏钱塘潮。何时可以 再次重游啊?传说灵隐寺多桂,那里于桂花飘香的月夜还会有从月宫上掉下的桂子;钱塘潮则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天下闻名。寻桂 子、看潮头自当感受最深。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04:36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早读】
2016年9月15日

 沁园春 ●苏轼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鉴赏
 
这首词婉转言情,以铺叙手法写相思。这是苏东坡学柳永作词的一个明征,当为作者早期作品。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 具体情状。依律,这组扇面对句,当以一领格字提起,此处连用两个“也”字,用以铺排叙说,一曰瘦,有如宛约一般,腰围减损,再曰鬓发 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而发愁。“总是”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 教人不自由”。“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 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 “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 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词作说当前 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写遍”、“字了”,谓其如何倾诉衷情 ,将天下所有用来诉说“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

“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作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 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写了对方的相思,反过来 ,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这般病染,两处心头”说,这种相思要不得,两处挂心,将更加难以开解,道出了双方的共同心病。至此词戛然 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这首词善铺叙,常常有条理、有层次的铺陈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错落多致之意韵,婉转传情。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04:39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早读】
2016年9月16日

每日一典: 粜风卖雨
[读音] tiào fēng mài yǔ
[解释] 粜,本意为卖米。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粜风卖雨,比喻招摇撞骗。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这杨大郎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


《 钗头凤·红酥手 》  
【南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注释】
①黄縢(téng):此处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②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绍兴的某一段围墙。③东风:喻指陆 游的母亲。④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⑤浥(yì):湿润。⑥鲛绡(jiāo 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 帕。⑦池阁:池上的楼阁。⑧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⑨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⑩莫、莫、莫:相当于今“罢了 ”意。

【译文】
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 稀薄。放任情绪的忧愁,让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这般景色的配置却是错啦,错啦,错啦!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 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唉,罢,罢,罢!

【赏析】
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 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词人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 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而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迁怒唐婉,责骂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鸳鸯。最初陆游暗想雪藏唐婉,但陆 母当下,给儿子另娶王氏成妻,二人终于在母命难违的逼迫下,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音讯全无。  七年以后的 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09:02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早读】
2016年9月17日

点绛唇●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词作鉴赏:
 
这是一种相思怀人之作,写得深情一片,感人至深,足见东坡豪放而外,别有一番情怀。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起笔点染春色如画。万紫千红之春光,数红杏、柳烟最具有特征性,故词中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 “江上柳如烟”之名句。此写红杏意犹未足,更写其香,着一“飘”字,足见词人感受之馨逸。写翠柳,状之以含烟,继之以拖轻缕,既能写 出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其垂丝拂拂之姿。这里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边二句,遂由景及人。“水边朱户”,点出伊人所居。朱户、临水 ,透出一种秀雅之致,以暗示伊人之美。“尽卷黄昏雨”,词笔至此终于写出伊人,同时又已轻轻宕开。伊人卷帘,其所见唯一片黄昏雨而已 。“黄昏雨”,隐然喻说着一个愁字。冠一尽字,犹言总是,实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无可奈何之情。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烛影暗承上文黄昏而来,摇风,可见窗户洞开,亦暗合前之朱户卷帘。伤春绪即相思情,一枕,言总是愁卧 ,悉绪满怀,相思成疾矣。此句又与上片尽卷黄昏雨相映照。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之雨,此写自己相思成疾卧对风烛,遂以虚摹与写实,造 成共时之奇境。“归不去”,一语道尽此情无法圆满之恨事。“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凤楼朱户归不去。唯有长存于心的瞩望而已。“何 处”二字,问得凄然。瞩望终非现实,现实是两人之间,横互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离。词人以芳草萋萋的旧典象喻之。此路虽是归路,直指凤 楼朱户,但实无法越过。着一“迷”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长地远之恨,跃然纸上。
 
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相反相成,令人神往,意境凄迷。此词造诣之妙,还于意境之空灵。红杏柳烟 ,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芳草归路,似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03:54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早读】
2016年9月18日

水煮声律启蒙·第十三章(入声是个什么鬼)

第十三章.五微(一)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 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老规矩,读三遍)
五微的第一节,老高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竖找不到值得一讲的典故,索性通篇用来讲专题。讲专题会比讲典故枯燥很多,学知识的留下, 看热闹的等下期吧。

前面章节老高讲过什么是韵,又讲了新韵和旧韵的冲突,还讲了写诗宜用旧韵的观点。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今人读诗该怎么读?这并不是一 个高冷的问题,某一天你的孩子就可能会问你:

——麻麻,“远上寒山石径斜”里的“斜”字该怎么读啊?
——应该是读“霞”吧,小时候麻麻的老师是这么教的。

——那为什么我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读音啊?我们可以不按字典来读音吗?
——那你就按照字典读“邪”吧。

——读“邪”之后为什么这首诗读着不押韵啊?
——因为我们和古代人的读音不一样啊!
——那古代人怎么读这个音啊?

——应该读“霞”吧。
——你怎么知道的呢?你听过古人的录音吗?

——那时候哪有什么录音啊!是根据押韵倒推的吧?
——那读成“茶”或者“啥”也都押韵啊?

你有没有胖揍这熊孩子的冲动啊!千万可别,你如果摊上这样一个宝,一定是你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老高现在就尝试着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今人如何读古诗?首选一定是按古音读,这样诸如平仄、押韵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像我们唱那首《 爱拼才会赢》,一定要用闽南语才会有滋有味。但这样我们就必须面对下一个问题,就是古音如何复原的问题。截止目前,关于古音我们没有 什么直接证据,比较好的方法是穿越回去录一段音频再回来,或者是逮到一个反穿过来的古人,但据说现在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没有直接证 据,我们就只能期待用间接证据去形成证据链条,古人没有一套独立于文字之外的注音系统,常用的方法是直音和反切。比如说老高的“高” 用直音可以注成“读若羔”,用反切可以注成“古劳切”,它的意思就是说用“古”的声母和“劳”的韵母声调拼在一起。反切法比直音法要 进步一些,但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对直音法而言,我们要想知道“高”字怎么读,必须先知道“羔”字怎么读,对反切法也是一样, 我们必须先知道“古”、“劳”两个字怎么读。不知道怎么办,继续切!“古”为“公户切”,“劳”为“鲁刀切”,我们又要知道“公户鲁 刀”这四个字怎么读才行。好吧,我们继续切!但当你看到“刀”为“都劳切”时是不是整个人都坏掉了?有没有看《恐怖游轮》的感觉啊, 死循环!结论是我们找不到哪怕一个可以做基准音的字(至少你证明不了),我们就不可能精准地还原古音,古音还原不了,所谓用古音、用 方言(被认为保留了一定古音)读古文就都是伪命题。没办法,大原则只能是用今音。

提到原则,必有例外。首先是“语法特例”,主要是通假、破读、古今字的问题,这些字的字音因为本身还承载着语法上的意义,所以必须按 相应的规则去读。比如我们读《三字经》“首孝弟,次见闻”,“弟”就应该读“悌”,这并不是说这个字古代的真实读音就是“悌”,但它 能反映出“悌”公司从“弟”公司中分立的过程,所以“悌”公司仍然要对它在“弟”公司时的行为负责,读音必须跟着“悌”公司走。说实 话,这部分知识老高有点hold不住,点到为止吧。

接着说说“韵律特例”,古人用古音写,今人用今音读,如果不涉及韵和格律,其实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我们知道古代诗词最核心的特征就是 押韵,我们读诗就是要体会韵的美感,如果读着不押韵,还读它作甚。“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事实上到了南北朝, 人们读《诗经》就已经有很多地方不押韵了。于是大家想了个办法,就是临时改读某音以达到押韵的效果,这就叫叶(协)韵。比如把“远上 寒山石径斜”里的“斜”字读“霞”,就是叶韵,它和“斜”在古代是否读过“霞”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说白了就是硬来。就好像遇到大型活 动时要单双号限行一样,没什么道理可讲。但这种硬来一定是临时性、特定性的,比如我们读“斜月沉沉藏海雾”时,因为不在韵脚,就没有 必要再把“斜”字读“霞”。

平仄和韵不同,它只是对近体诗的要求。我们现在所说的古诗其实还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系统,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对平仄有严格的 要求。S.H.E有首歌叫《中国话》,唱到“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平平仄仄平平仄…”这里的“平平仄仄平平仄”就是格律 ,而“平上去入”就是平仄,其中“平”是平声,“上去入”都是仄声。第三章老高曾让大家暂且把阴平、阳平当平声,上声、去声当仄声, 两相对比,差的就是入声。关于近体诗的格律我们留在后面做专题,这一章的剩余篇幅,我们都留给入声。

第十章说过,新韵派和旧韵派曾为了入声撕得不亦乐乎,那入声究竟是个什么鬼?入声确实是个鬼,因为它在国家语委(我们国家有很多鲜为 人知的机构,比如这个语委的全称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副部级)那里已经被宣告死亡了。它是个曾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发音, 特点是“短促急收藏”。被普通话语系驱逐出境之后,只能像叙利亚难民一样在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甚至日语体系中苟且偷生。像老高这样 的北方银,只能在一些戏曲、曲艺中去感受它的只鳞片羽。比如羊年春晚,羽泉唱了一段《三家店》,有一句“舍不得老娘白了头”,“白了 头”是唱成“博了头”的。又比如《大宅门》里白景琦常唱的“看前面黑洞洞”(《挑滑车》),“黑洞洞”是念成“贺洞洞”的,把“白” 唱成“博”,把“黑”念成“贺”,都是入声在戏曲中的借尸还魂。入声字的音被驱逐但字还在,这些字的发音被“平上去”三家瓜分,其中 平声还分了不少,这就成为了当代人区分平仄最大的障碍。台湾音韵学大师陈新雄归纳了八种读入声的情形,比如凡b\d\g\j\zh\z六母的阳平 音字全是入声字等等,全文不引了,想学的自会去问度娘,不想学的引上也不会看,空占篇幅。

讲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问,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入声字有哪些和回字有几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对此老高郑重回答:没什么区别,都是些与生存 发展无关的东西。但老高看“中国好声音”有一个感悟,有用的东西决定了一个人的唱功,而无用的东西则决定了一个人的辨识度。孔乙己知 道回字有四种写法,是他区别于闰土、阿Q的地方,老高知道哪些字读入声,也是老高与众不同的logo。其实老高还精通很多更加没用的知识, 比如袁阔成的评书、张火丁的京剧、郭德纲的相声,以及阿森纳和中国足球,这些知识构成了老高精神上的秘密花园。无论是听“重要讲话” 还是陪老婆逛街时,我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溜进去转转,在本无可能的情况下让大脑多分泌一点多巴胺。

最后,我们再读一遍!

五微(一)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 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注释————————

1朗:月光明亮。
2矶(音jī):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3朝(音zhāo):早晨。珠玑:珍珠的统称。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4欹(音qī):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念:想着。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 )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5莎(音suō):草名,即香附。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点评

点评 月仿 这个老高学古音起源没,古音就是古吴语,就是江苏话,现在江苏人牛掰,生下来就会说平水韵。了解了就不会自测歪歪的想,穿越回去录...   发表于 2018-10-22 21:07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13:41 | 只看该作者
【午间赏析】
2016年9月19日

《浣溪沙》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词作鉴赏 

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章法结构上下关合:下片“满目”句照应上片次句,因离别而念远 :“落花”句照应上片首句,因慨叹人生短暂而伤春。结句借用《会真记》中的诗句,即转即收。
 
“一向年光有限身”,劈空而来,语甚警炼。“一向”,即一晌,一会儿。片刻的时光啊,有限的生命!词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无法 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延续下去呢?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这虽是《珠玉词》中常有的慨叹,而本词中强烈地直接 呼喊出来,便有撼人心魄的效果。紧接“等闲”句,加厚一笔。词中所写的,不是生离,更不是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等闲” 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词人唯有强自宽 解:“酒筵歌席莫辞频”。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频”,谓宴会的频繁。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晏殊“惟喜宾客, 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酒筵歌席”,即指这些日常的宴饮 。这句写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过片二语,气象宏阔,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是《珠玉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两 句是设想之辞。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语 本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作者不欲刻意去伤春伤别,故要想办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吴梅《词学通论》特 标举此二语,认为较大晏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胜过十倍而人未知之。吴氏之语虽稍偏颇,而确是能独具慧眼。此处“ 满目山河”二语,“重、拙、大”兼而有之,《晏殊》中仅此而已。“不如怜取眼前人!”意谓去参加酒筵歌席,好好爱怜眼前的歌女。作为 富贵宰相的晏殊,他不会让痛苦的怀思去折磨自己,也不会沉湎于歌酒之中而不能自拔,他要“怜取眼前人”,也只是为了眼前的欢娱而已, 这是作者对待生活的一贯态度。
 
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 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 实,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这首词又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而本词中,作者却一变故常,取景甚大, 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伤春念远的情怀,深刻沉着,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种温婉的气象,使词意不显得凄厉哀伤,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03:57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晨读】
2016年9月月20日  

念奴娇●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鉴赏:
 
此词写于作者于绍圣元年(1094)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 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 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 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 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 的奇想。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此处作者却把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 玉盘,驰骋长空。旧典翻新,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 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 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 观心情。
 
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作者自诩本篇“或 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 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早读】

早读;
2016年9月月21日  


品令·茶词●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静,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黄庭坚词作鉴赏:
 
这首《品令》是作者咏茶词的奇作了。
 
上片写碾茶煮茶。开首写茶之名贵。宋初进贡茶,先制成茶饼,然后以蜡封之,盖上龙凤图案。这种龙凤团茶,皇帝也往往以少许分赐从 臣,足见其珍。下二句“分破”即指此。接着描述碾茶,唐宋人品茶,十分讲究,须先将茶饼碾碎成末,方能入水。“金渠”三句无非形容加 工之精细,成色之纯净。如此碾成琼粉玉屑,加好水煎之,一时水沸如松涛之声。煎成的茶,清香袭人。不须品饮,先已清神醒酒了。
 
换头处以“味浓香永”承接前后。正待写茶味之美,作者忽然翻空出奇:“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以如饮 醇醪、如对故人来比拟,可见其惬心之极。山谷茶诗中每有这种奇想,如《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云:“龙焙东风鱼眼汤,个中即是白云 乡”,甚至还有登仙之趣哩。
 
也提到“醉乡”:“三径虽鉏客自稀,醉乡安稳更何之。老翁更把春风碗,灵府清寒要作诗。”怀中之趣,碗中之味,确有可以匹敌的地 方。词中用“恰如”二字,明明白白是用以比喻品茶。其妙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几句话,原本于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我官 于南(时苏轼任杭州通判)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胸中似记帮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但作者稍加点染,添上“灯下”、“万里归来对 影”等字,意境又深一层,形象也更鲜明。这样,作者就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桩事,巧妙地与品茶糅合起来,将口不能言之味,变成人人常有 之情。
 
黄庭坚这首词的佳处,就于把人们当时日常生活中心里虽有而言下所无的感受情趣,表达得十分新鲜具体,巧妙贴切,耐人品味。“恰如 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是这首词的出奇制胜之妙笔,尤耐人寻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5 07:14 , Processed in 0.047171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