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午午

[技巧] 每日晨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诗评:夜游莲花湖
    2017年9月14日

夜色蒙胧罩客辛,披星把酒弄孤琴。一湖镜月风磨皱,两岸钟山露洗新。
片片娇花裙上舞,条条墨影水中亲。顽童借问归家路,搅碎游人寻梦心。

赏析诗作,第一眼看的是题目。提纲掣领,题目可以先理解诗意的大概。《夜游莲花湖》几个字,至少交代了几个背景元素,1,是夜里,2,是闲游赏玩,3,地点是湖,名字是“莲花湖”。那么下面我们读诗,当然要以这几个元素为背景去理解,去欣赏。下面逐联赏析:

夜色蒙胧罩客辛,披星把酒弄孤琴。首联。

首联 起句里的“罩客辛”有些不明白。其实细想一下也不是完全不明,只是觉得有点别扭。夜色罩客,也就算了,夜色中客人辛苦,也不是什么错的写法,但是又“罩”又“辛”,就是语病了。也就是说,起句中把“意”给写复杂了,犯了作诗五忌之意杂。

一句中只须表达一个“意”就足够了,千万别多意同挤在一起。下句“披星把酒弄孤琴”是在表达什么?这里看它和上句是否衔接的流畅。“夜色”与“披星”其实是同类意象,属于重复描写,可避。 上句写“客辛”,下句却来了一句“把酒弄孤琴”,“把酒弄孤琴”是什么景致啊?那是一种闲情,何辛之有?我们要注意的是,上下句之间用的是逗号,说明上下句其实合起来是一句的。“一句”之内,句意理当连贯而一致。

一湖镜月风磨皱,两岸钟山露洗新。颔联 。

“一湖镜月”其实表现的是什么?那是天上朗月的倒影。可是,起句写的是夜色朦胧啊,朗月当空,夜色会朦胧吗?或者说,“夜色朦胧”时,会有“一湖镜月”出现吗?“披星”同样也是这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是“星稀月明”,朗月之时,星是很少的,而稀稀拉拉几个星,披起来吗? 说到这,其实不是较真儿,也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我们要讲究的是背景的协调性,也就是作诗五忌中的理短,不可犯。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每日晨读》http://www.blzww.com/thread-76559-1-1.html
晨读完毕,感谢关注,祝福开心。

==============================

【每日一典】辞旧迎新  cí jiù yíng xīn

[解释] 辞:告别。迎:迎接。辞旧迎新指的是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即庆贺新年的意思。
[出处] 无考。

【每日一联】158、满地榆钱春放贷====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
    2017年9月15日

写情描景,至少不要写的很矛盾。下句“两岸钟山露洗新”同样是这问题,写这句,写的高兴就不管前面写了什么,缺乏统一的谋划和布局。题目是“夜游莲花湖”啊,不是游长江,怎么来的“两岸”呢?“两岸钟山”……“钟山”是个专有的地名啊!“露洗新”是写山色吗?夜色朦胧时,怎么能看的到“露洗新”呢? 其实我说这些,都是从正常的常识去理解。我们写诗可以夸张,可以想象,也可以去跳跃。但是,一切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去表现。可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可以“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写诗不是单纯的码字,不可以想起什么字了就去码上什么字。至少,我们要把话说明白了,说话时,要前后不矛盾。

片片娇花裙上舞,条条墨影水中亲。颈联。

从前面两联看,夜游,分明是乘船而游了。那么,这“片片娇花”从何而来呢?至少这“花”来的比较突兀了。“片片娇花裙上舞”写的有点怪异了,呵。下句“条条墨影水中亲”也比较含糊(而不是含蓄),这“墨影”是指啥呢?人影?船影?鱼影?……还“水中亲”,莫非是指水中鱼?如果是指鱼,那就更不合理了。晴天白日时,尚且很难看到湖中的鱼如何亲,夜色朦胧中,如何分辨的清啊?这一联,写的有点想当然了。

顽童借问归家路,搅碎游人寻梦心-。尾联。

这顽童是哪来的?路遇的?诗作的主人翁是在游船上,不可能偶遇。是自己带来的孩子?如果自己带来的顽童,想回家还需要“借问”吗?顽童是作者自己?更不可能,因为这与“片片娇花裙上舞”又矛盾了。下句“搅碎游人寻梦心”就不多看了。诗读到这儿,几乎被我全盘否定了,呵。其实,不是我抠的过细,我只是按句的意思理解一下,按全篇的布局前后联系一下。也不是作者的写作基础不好,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呢? 其实,就是过于拘泥于格律和句子本身了,而没注意到诗其实是一个整体,诗的每一句之间都是应该互相有联系的,每一联每一句都要对诗意有其独到的作用。我在前天讲了诗之谋篇,强调的就是这个。

五律.平湖唱晚  作者/宁静的秋天

日没夕阳晚,红沉湖水边。烟轻笼柳岸,风缓起微涟。
紫燕依沙渚,青蛙唱藕莲。琵琶渐远绝,牧笛送蓬船。

这是一首五律作品。相对于七律而言,五律字少,所以在字句上要求更精练一些。五律字少,所以音律上的节奏感可能更强一些。还是因为字少,所以,意象的选取更要合理而精确,炼字上要求更严。近体诗,字数越少,难度越大。最基本的,是七律。最高难度的,是五绝。那么,我们就“从严”来赏析一下这篇五律吧。


【每日一联】159、蓬门常有白云入====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
    2017年9月16日
首联。日没夕阳晚,红沉湖水边。 起联写景色,为诗意铺垫背景。起意不错。但是在遣词造句上,就比较粗糙了。“日没”,没,沉没,其实就是指着日西坠。“夕阳”呢?也是这个意思啊!,“晚”字也自不必说了,那么,这起句,是不是就写的有点浪费了?下句“红沉湖水边”,“红沉”是什么?其实也是指着夕阳的,这里的红,就是夕阳之色。这样看,这“红沉”和“日没”有什么区别呢?起联十个字,七个字是一个意思---夕阳,虽然称呼不一样,但是写来写去还是它,“意”上重复了,这是不是很浪费啊?前面说了,五律字少,我们浪费不起的。

颔联。烟轻笼柳岸,风缓起微涟。这联写的还不错,一个“烟轻”一个“风缓”搭配的比较协调。颔联为承,为接。所以,对起句的“湖水边”也是一种延伸的描写。起承二联总的看是比较平缓的。其实,这种平淡的描写,应该下的工夫是在“炼”字上。意上平缓,但是用炼字提神,可以照样写出精神所在。比如“烟轻笼柳岸”中的“笼”字,还有下句“风缓起微涟”中的“起”字。把这两个字如果用心,可以再提炼一下,让它“动”起来。怎么“炼”就要看个人的思路了,展开一下想象,多在修辞上下点工夫,比喻,借代,比拟而手法都可以用上,重在思路上的开阔。我试举个例,只是做思路参考,不为改诗---烟轻(撩)柳岸,风缓(惹)微涟。“撩”和“惹”取代了“笼”和“起”,至少在意图上可以制造一点人为的因素进去。

颈联。紫燕依沙渚,青蛙唱藕莲。看到这联,感觉到作者还是有一定的写作功力。前三联虽然都是在写景色,但是景色的层次是不一样的。起联写的是一个概貌,次联表现的是一个静态,而本转联,则使画面动了起来。在景色描写的处理上,不是在同一层次上原地打转,而是有所设计的。这点设计的意识上,非常好。 五律的体裁,它的“转”常常不是在第三联上的,虽然正规的章法还是第三联为“转”,但是,五律因为字上,更侧重于音律上的表现,所以,其转和结往往都落实在尾联之处。但是 ,这时景色的描写铺垫,就必须要分出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联这里还是比较规矩的。但提醒的是,还是须要对炼字加以足够的重视。这里的“依”过于平,“唱”也有点俗了,感觉只是注意对仗的需要了。把“依”和“唱”再换换,打破寻常的思路,给它点想象。 我这里还是提供点参考建议,目的仅仅是提供思路---紫燕(凌)沙渚,青蛙(挂)藕莲。还有一点,就是颈联和颔联的句式上最好也能错开些,比如,颔联的动词都在第三字上,在颈联是否考虑不再放在第三字上,例如放在第四或第五字上,这样,这两联吟咏起来,至少也会有些变化的感觉。强调这种变化,是因为,转联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章法去“转”,那么,为了免于单调,在音律上给予一定的补偿。

尾联。琵琶渐远绝,牧笛送蓬船。 前几联看,中二联虽然略显平淡,但还是不错的。起联和尾联,则稍逊色了一些。起联是因为有了“犯复”所以不很好。这个尾联呢?是意象选取有些乱了。“琵琶渐远绝”之“琵琶”来的有些突兀,下句的“牧笛”在意象上与“琵琶”又构成了冲突。二者虽然都是乐器,但是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琵琶”为雅器,“牧笛”乃村声,二者所以代表的意象和味道也是不一样的。二者同时出现,其实是很难协调的。再加上第三联的一个“蛙唱”,这里的“声音”显得杂乱了.还有,除了尾联本联意象的冲体之外,从“意”上看,尾联之“意”在前三联里没有任何铺垫和伏笔,所以,“琵琶”和“蓬船”都出现的过于突兀。这样,诗脉在此实际上是断裂开了。

【每日一联】160、梨花飞舞半空雪====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元曲的体制
    2017年9月17日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元曲词调的选择

仙侣宫清新缠绵;南吕宫感叹伤悲;中吕宫高下顿挫;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大石调风流蕴籍;双调矫健激扬;商调凄怆怨慕;越调清越怆凉。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且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再就是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马致远,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墙头马上》。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每日晨读》http://www.blzww.com/thread-76559-1-1.html
晨读完毕,感谢关注,祝福开心。

============================
【每日一典】百媚千娇  bǎi mèi qiān jiāo

[解释] 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出处] 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每日一联】12、雪滑唯倚杖===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南乡子·冬夜【宋】黄升
    2017年9月18日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黄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吟咏自适。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吟未稳”者,吟诗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此语奇警,设想绝妙。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这种构思,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它非常形象地勾画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于是不顾自己冷暖,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蕴意深远,饶有余味。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每日晨读》http://www.blzww.com/thread-76559-1-1.html
晨读完毕,感谢关注,祝福开心。

============================
【每日一典】 积非成是jī fēi chéng shì

[解释] 错误的东西积年累月维持下去,反而逐渐被当成正确的东西看待。
[出处] 清·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序》:“以今之去古圣哲既远,治经之士,莫所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清·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答郑丈用牧书》:“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

【每日一联】161、对镜谁怜花一朵====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对句炼字误区
    2017年9月19日

1、文以立意为本,所以要多在立意上下工夫,炼字再好立意不高,也难出佳品。

2、炼字最需要文学底蕴,因而多读些书,背些东西,吃透些东西是相当必要的。意义和收获远大于独自闭门造车。

3、切不可为了自己感觉好生造词,或违反常规的去曲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艺术终是给人看的,若无人能懂你的作品,那必是你自己的表达有误。

4、不要用自己都搞不懂确切意思的词。一个作者如果用了自己都搞不懂意思的词,是很悲惨的事。

5、不要过份追求用词的华丽。因为词的华丽与否对联本身的影响力不会太大,如若一味追求此种风格,反将落入买椟还珠的境地。

6、不要乱用典,更不要为了设机关强嵌字。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想说的东西才是联作成功之路。

并非所有联字都要炼的,所谓物极必反,哪些字该炼哪些字可以不炼,我们一定要有所区别。联对两行字,贵在字字有着处,我们每用一字,须知其然,其所以然,尽量做到无空字、无虚字占用对联篇幅。然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心雕龙神思篇“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多去读书,只有多渉猎书籍,才可能厚积而薄发。

【每日一联】162、借把风刀削柳叶====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北宋】秦观
    2017年9月20日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词句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⑶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⑷多情:指钟情的人。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⑸归舟:返航的船。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⑹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⑺飞絮:飘飞的柳絮。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⑻春江:春天的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白话译文】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作品鉴赏】  

此词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飘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这几句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过片“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全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每日晨读》http://www.blzww.com/thread-76559-1-1.html
晨读完毕,感谢关注,祝福开心。
============================
【每日一典】 心正气和 xīn zhèng qì hé

[解释] 内心正直,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 唐·李世民《笔法诀》:“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

【每日一联】163、梨花成雪春心乱====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
    2017年9月21日


读书和学习都是在和智慧聊天,用别人的经验,长自己的智慧,何乐而不为?把读书变成一种习惯,不但会丰富你的思想、见识,还会让你长久地保持个性和魅力。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亲们早安!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名词解释】
⑴终南山:即秦岭,在今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过:拜访。斛(hú)斯山人: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
⑵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
⑶却顾: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
⑷苍苍:一说是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翠、苍茫。翠微:青翠的山坡,此处指终南山。
⑸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
⑹荆扉:荆条编扎的柴门。
⑺青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
⑻挥:举杯。
⑼松风:古乐府琴曲名,即《风入松曲》。
⑽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谓夜已深了。河星:一作“星河”。

【译文】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歌罢银河星星已经很稀。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奸诈心机。
【赏析】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全用赋体写成,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每日晨读》http://www.blzww.com/thread-76559-1-1.html
晨读完毕,感谢关注,祝福开心。
==============================

【每日一典】寻行数墨 xún háng shǔ mò

[解释]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 谓为文专在辞句上下功夫。亦指披阅文章专注于辞句。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每日一联】164、一壶山水邀知己====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词的特点和分类
    2017年9月22日

沐浴第一缕阳光开启新的一天,大家早上好,现在开始晨读,虽说是放假了,晨读却是我们必备的早餐,今天给大家分享普及一点小知识——词的特点和分类。

明朝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论到词时说到:“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用这三个“定”把词的特点说的很清楚了。
再详细点说可以这么罗列一下:

1,句式长短不齐(长短句)
2,每一词调(就是“词牌”)有每一词调的句格、句数和字数
3,每一词牌的字声平仄、韵律和韵字数量也各不相同
4,对偶、粘合、迭唱与否,每一调词也各不相同,因词而异
5,为乐去而填词,适合吟唱

词的分类,在宋初时只按两类来分,短一点的就叫做“令”,长一点的就叫做“慢”。到了明代编辑词集《草堂诗余》的时候,就分的比较细了,按词的长短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因为唐五代以前的词多数都是比较短的小令,中长调的词是宋以后开始出现的。

    现在我们分类是按清时毛先舒的方法来确定的,58字以下的算小令,58-91字范围的算中调,91字以上的称为长调。现在知道最长的长调是吴文英的《莺啼序》共有240个字呢。其实,一首词算小令还是中调或长调,也就是个人为的规定,大家都约定俗成沿用而已。



=============================
【每日一典】铁板铜弦  tiě bǎn tóng xián

[解释]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提纲》: 铁板铜弦随手弄,娄江有个人知重。
[故事] 北宋时期,苏轼带他随从外出郊游,他观赏山崖的金鸡菊,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歌词。苏轼问他们自己与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的词只可借17岁的女孩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后用来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

【每日一联】165、夏岭添香梅子雨====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
    2017年9月23日

前面提到了“令”“慢”等这样的字,这关系到宋词的一些专用术语问题,下面用一点时间对宋词的一些术语做一些解释,以后大家在赏析或学习填词的过程都会不断遇到的,查阅词谱时,也会常见到。先认识一下有好处的。

1,阕——是词所特有的单位名词,一首词被称为一阕词。小令或双曳头的慢词,都以一首为一阕。分为上下片的词,可以称为上下阕,或叫做前后阕。有时也是词的代名词。“阕”乃古字,因词而复活,为宋词所用。

2,令、小令——唐时以“令”代替“曲”字。一曲称为一令,小令就是小曲。“醉翻衫袖抛小令”即其意。在唐时,称呼“小”物为“子”,现在广东方言里的“仔”字,就是唐遗风未改。既然“子”有小的意思,那么曲名后面加“子”,则基本都是小令了。比如渔人的小曲,就叫“渔歌子”,流行于酒泉的小曲,就名曰“酒泉子”,这类“XX子”的曲牌名不少。到了宋时,一般就不叫“子”了而称呼为“令”,比如“喝火令”“诉衷情令”等等,只要是小调都可以加“令”字。看词牌,“子”和“令”的意义没什么区别,但是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子”多是唐时的牌子,“令”则是宋时的牌子。

3,引——原是琴曲的名字,后来有人用唐五代时的小令,曼延其声,变为新腔。引,在这里就有了引申的意思了。凡题有引字的,引申之意,字数必多于前。有学者注释称“凡调名加引字者,引而伸之也。即添字之谓。“添字”和“摊破”也是对原调扩大的含义,区别是,“添字”和“摊破”对原调变动不大,仅是在字句之间,“引”则离原调比较远了。在查看词牌词,这些都经常看到的。

4,近——就是“近拍”的简称。“近拍”就是旧曲翻成新调的意思,也就是新调的含义。

5,慢——“慢”在古书上被写做“曼”,延长、曼延的含义。一旦歌曲延长了,必然有迟缓。用在词上,就是指着“长调”。“慢”字加不加,就看有没有同名的令曲了,有则加,以示区别,没有则不必加。

6,拍——拍做名词用,就是指音乐上的节奏单位。写歌词来配合音乐时,在音乐的节拍处,词也应该告一段落或者停顿一下。一般的讲,在宋词中是以一拍为一句的,“拍”的时间是固定的,一句字字的多少却不定,多了就挤的急促点,少了就慢些悠然点。“拍”也可以被引申为曲的代名词,词的过片处,也可以称过拍。

7,摊破,添字——从音乐含义上看,“摊破”就是将一个曲调增加一些调变成一个新的曲子。从文字角度看,“摊破”就是“添字”。比如词中最常见的有《摊破浣溪沙》,就是在《浣溪沙》上下片的后面分别添加了三个字

8,换头、过片、么——词的早期形式主要是以单片的小令为主的,所以不存在什么“换头”或着“过片”的。后来由单片发展成重叠的二片,也就是两个段落。下片的起句和上片的起句不一样的,就被称为“换头”。“过片”就是指着下片的起句,也叫做“过”或“过处”。过”字有音乐曲中“过门”的意思。“换头”,其实也是过片,它还有个名字叫“过腔”。词的下片,有个称呼叫做“么”,这是借用了北曲的称呼了,北方人管最后的或最小的叫“老么”,下片为后,估计是这么来的。

关于宋词的一些术语以后还会陆续介绍的,因为这些术语和词的特点及相关的写法有密切关系,所以,在以后结合写作方法时一起讲解更有效一些。

现在对词的特性再略做分析一下,以增加对宋词的基本认识。

一、词是音乐文学。词为倚声之作,它比诗的新异之处就在于这种新的诗体可以尽情讴歌,诗言志,词言情,词的音乐属性是它的第一特征。前人有言谓之“选词以配乐”“由乐而定词”(胡震亨言)乃是其本性也。乾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为了突出词的音乐本性,称之为“词本管弦冶荡之音”。

二、词的美学意义,重在雅俗共赏。其实,对于词的一些诸如“艳体”“别格”这类的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是却也反映了它通俗的一面。词乃“小道”也是一种习惯上的看法,不少论调是词为“女性诗体”,“软性声调”,所以称它为“艳体”。

历代大家也不乏此论者,晚唐诗人温飞卿即有言“本工诗余,下流至韩幄……”(注:幄是错别字,应单人旁)。其实,客观地看,就词体而言,可谓是美学经典载体之顶也。两宋以来,创调数百,列体过千,作家不计其数。

其词调繁盛,声律之严密、旋律之多变、风韵实为高雅近俗,已在某种程度诗莫能之过也。它对格律严谨、韵致奇妙、节奏出新等艺术上高难度的要求,均在一切诗歌韵文之上的。词的生命就是乐曲的旋律,其美学意义也是与之密不可分。

三,调与情相合,词与调相应,词,为情思所寄托之诗体。其调如何现在多已不知道,但是调与情感的配合,从以往的词作上看,也可以品味得出的。例如《梅溪词》中的《寿楼春》调,连用四个平声,这个声调浊而低沉,属于悼亡之音,其情表达,在文字的音韵上讲究的也是如此搭配。

    词的发声、节奏,要皆音的,要分明的,它的严格和巧妙,有时达到令人惊奇的程度。平仄要求极其严格,清浊音要分清,音和声要分明。每一处都要细致处理好。

【每日一联】166、蛙擎碧盏邀明月====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11-5 22:35 , Processed in 0.046625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