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午午

[技巧] 每日晨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读;古诗词常用典故(一)
2016年10月月2日            
                                   
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 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 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4、折腰
  
《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 ,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
  《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 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 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 》:“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
  
《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 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
  
如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 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 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10、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 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每日一典: 雕虫篆刻
[拼音] diāo chóng zhuàn kè
[解释] 雕虫篆刻,亦作“ 雕虫刻篆 ”。 “虫”指虫书,“刻”指刻符。虫书、刻符是秦书八体中的二体,是西汉学童必习的小技。雕琢虫 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用于比喻诗、文的写作。

[出处]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南朝· 梁·沈 约《答陆厥问声韵书》:“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 宋·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然而不肖者,苟能雕虫篆刻之学 ,以此进至乎公卿。”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2016年10月3日

寒亭雨歇,玉笛幽落残风起,深木叶纷纷。
帘卷残香,惊笔断章墨乍凉,步摇著悄悄。

    春愁泼洒间,我轻轻读着纳兰的词“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流光是轻巧的船,载着人儿随波漂流,你绕了青山,我戏了碧水,辗转千回,容颜未改,一切却早已非当年,一如手中的一壶清茗,历尽寒风,淡香依旧,却早已冷若夜露晨霜。

夜里挑灯,灯影重重。
回忆失火,火海泛滥,火光滔天。
奔赴其中,义无反顾。
纵然会是肝肠寸断,心字成灰,无力归天。

    回忆是夜里漫上枝头的一轮清月,是铜镜中姣好的芙蓉。它是虚幻的光线,来迷惑你我的双眼,而你我又何尝不知?

    我们泛舟千回,何尝不知水自有穷尽之源,只是为寻找那片题万千愿心于一诗的红叶;我们夜里游荡,何尝不知夜浓寒深易伤人,只为披上那件熟悉温凉的清浅月裳。

人已逝矣,背影依稀。紧系愁思的雨,落入人间。
听青檐碧瓦雨敲声,碎入旧时梦里,荡起层层涟漪。
    让我重游离别时的亭,踩着落满枫叶的幽径,寒风吹起我的素衣。雨已停歇,故人离去,唯有回忆还固执的在此地流连。轻轻拾起那没入尘埃里的光和影,折成唇边玉笛幽声,落进残风里,像木叶一般飞舞,在我湿冷的眸前。

    而此刻,我睡在墨香里,哀愁早已无力,亭自是难去,而回忆的往返却是无止无息。

一卷素纸,落几分离愁;
半点墨香,溢情思切切。
旧时笙歌,在心潭里荡漾;
昔日君颜。在笛声幽然间浮现。

雨声悄,箫声萧,竹扇清风愁难去,凭轩拂寒衣。
旧帘张扬在东风里,卷入纷落的残英。
暗香几缕,我惊起,停闲笔。
如花美誉,似水流年,唯剩叹怨。
叹天边阴晴圆缺,怨人间悲欢离合。
    每一次的相逢都是春风里摇曳的草木,每一次的离别都是草木的枯萎凋零。

    你的离去是几瓣暗香的浓意,坠落在记忆的风里,难以散去;我的叹息是冰凉的墨笔,在素洁的纸上起舞,奈何断章。

    此间时,寒风乍起,寂静无声。我独自淹没于落英缤纷里。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你若离去,有何必与我再次相逢。木叶落纷纷,相看无言,无语凝噎。与其如此,还不如人各天涯,永不相见,相忘于江湖。至少还有回忆常开,相伴流年,慢慢回味。它是承载愿心的红叶,是熟悉温凉的清浅月裳,还是让人义无反顾扑去的火光。

    梦回寒亭,雨歇微凉。早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们的回忆在流光幽深里覆满哀愁,如眼前旧时的素琴落满尘埃。

    愁极处,欲奏心事,谁料是,一人静,尘弦难调不成音!

【每日一典】 白头如新bái tóu rú xīn
[释义]  白头:头发白了;引申为时间久长;新:新交。从相识至头发白了;还同新交的朋友一样。意谓相知不深。常与“倾盖如故”搭配使用。
[语出]  《史记·邹阳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来自《 诗词世界》/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 http://www.blzww.com/forum.php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0:00 | 只看该作者

早读;近体诗的创作(一)
2016年10月月4日

今天我们来学习“近体诗的创作”

(一) 题材分类

诗词的创作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时事类;山水田园类;咏物类;题画题照类;酬唱贺挽类;咏志抒怀类;军旅类;边塞类:情爱类:讽谕类等等,当代又出现了旅游诗词、环保诗词、校园诗词等。有些类别的题材有部分交叉,要想列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分类表来是比较困难的。

(二) 立意

立意,是作者在自己作品中先经过认真的考虑和锤炼,而后用确切的形象化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对某些情景的感受。“意 ”,就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的主体与核心。

一首诗立意的好坏,必将决定这首诗的优劣。立意高、立意新则立意好。高,就是不同凡响,新,就是不落俗套。但是要做到立意高,立意新 并不那么容易。
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完全摆脱了封建文人咏菊的窠臼,他为当时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菊花的象征)所遭遇的命运而激愤不平,立志要改变他 们的命运,改变旧的社会秩序,建立农民革命政权,让劳苦大众也过上好日子,享受春天般的温暖。这首诗由于立意高而别开生面,所以能使 文人学士表达自己孤高绝俗的一切咏菊诗相形失色。我们再看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表达了边防将士保卫祖国的决心,赞美了多次击败匈奴侵扰的历代飞将军,也含有对那些无能的边将的不满与讽刺。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一扫历代文人悲秋之感,生动地描绘了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锦,比春天还到艳丽的的秋色。他在诗中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 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首诗的立意既新又高,成为不朽的名作。

即使是同一题材的诗,由于作者在立意上的差别,他们的诗作所营造出来的意境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我们现在来看下面两首。

劈地开天水,倾山动魄声。
千秋哺华夏,万里赴东瀛。
波染黄肤色,涛翻赤子情。
摇篮歌一曲,红日破云生。

(当代·张智深:《五律·登眺黄河》)

张智深这首诗的立意在于歌颂黄河母亲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贡献,炎黄子孙以黄河母亲为骄傲自豪的情怀。整首诗气势磅礴,充满豪迈向上 的激情与力量。

一泻汪洋万里洪,弯弯龙字大书中。
蒸云化雨情如海,穿峡排峰气若虹。
烟水苍茫销霸业,波涛汹涌载英雄。
五千年后腾飞起,昂首长吟遨太空。

(当代·曾建开:《黄河》)

这首七律立意在于回顾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以龙为喻,讴歌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飞跃与进步。两诗题材相同,由于立意的角度不一样 ,前一首的诗意显得生机勃勃,后一首则在昂扬激奋的同时还显示出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三)近体诗创作的布局

什么是诗词创作上的布局?布局就是在诗词主题确立后,将选取的相关素材根据深化主题、表现内容、营造意境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 理的安排,使诗词中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一,形成一篇完整的诗歌作品。

一首诗词的布局,在确立主题以后,就要有一个选材、安排的初步打算。但是这种布局,往往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反复比较、不断深 化构思中完成的。对于一名诗词写作新手来说,这种布局的完成,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许是一天,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对于熟悉 诗词创作规律的诗人来说,思路敏捷时,十分钟左右便可以完成一首绝句的构思与布局。在网络诗坛上,这种“出手成章”的人并非罕见。

下面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绝句与律诗的常用布局方法。



绝句布局八法

绝句是古典诗歌中最常写、最易学、最难精的诗体。难就在于字数少(20或28字),要想铺排典故、大发议论都不行。

要写好绝句,“必须情感深挚,兴会淋漓,神与境会,境从句显,景溢目前,意在言外,节短而韵长,语近而情遥,神味渊永,兴象玲珑,令 人一唱三叹,低回想象于无穷。这才是绝句中的精品。”(霍松林语)

绝句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八法:

(1)起承转合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为起、承、转、合在一首诗中四句的具体运用。“ 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 求:起要扣题、突兀;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李白的《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此诗用的就是起、承、转、合布局法。起句“兰陵美酒耶金香”,既贴题,又突兀;第二句“玉碗盛来琥珀光”,紧承上一句“美酒”说来, 连贯自然。这两句说明了朋友的盛情款待,李白欢饮美酒的情景,这才使第三句转到抒情“但使主人能醉客”,第四句表明看法:“不知何处 是他乡。”第三句用“但”字转,且为第四句作了引线;而第四句表达了诗人昂奋的精神状态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一扫古人作客时怀乡的凄楚 情绪。
今人钱明锵有一首《拂晓飞抵巴黎》:

夜魔底事苦相缠?风雨催程路九千。
圣母晨钟惊宿梦,巴黎别见一重天。

起句突兀地提出责问,交代事情的起因;第二句承述航程漫长而艰难为首句作铺展;第三句转述晨钟警醒,另拓新意,为结句作引线;结句综 合点明主题,暗寓作者思想观点,但不明言,让人去想象、推测。

其余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韩愈的《晚春》,也都是用的起承转合法。

绝句从总体上讲,通常可分为前、后两半。前半部分往往起引带、铺垫的作用;后半是主题意旨所在。但关键在第三句,第三句得力,则末句 易之。王楷苏《骚坛八略》云:“在第三句着力,须为第四句留下转身之地。第三句得势,第四句一拍便着。譬之于射,三句如开弓,四句如 放箭也”。 杨载《诗法家数》云:“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筒,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 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

由古人的这些议论,可见结句的重要性,结句一好,全诗尽活,顿然生辉。“结”是诗的最精彩处,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结句应如撞钟,余 音缭绕,意味无穷。


(2) 并列对合法

绝句中的四句,用两组对仗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这样的布局叫“并列对合法”,这种方法工整而优美。

杜甫是最杰出的律诗大师,精于对偶,能够将这种形式极其成功地运用到绝句中来,而不见板滞。他的《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和《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问,沙上凫雏傍母眠。

是用两组对仗句分别写四个事物的并列法。并列法是用两组对仗句。

(3) 承对合用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用起承法,后两句用对仗法;或前两句用对仗法,后两句用承接法,这样的布局法叫“承接对仗合用法”。用承接法时,有 的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有的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用对仗法时,一般要用一组对仗句。

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前两句承接法,后两句对仗。

潘天寿《梦渡黄河》:

时艰有忆田横士,诗绝弥怀敕勒歌。
为访幽燕屠狗辈,夜深风雪渡黄河。

前两句对仗,后两句承接。

唐杜审言的《赠苏书记》、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杜甫的《八阵图》,也都是用的这种布局方法。


(4) 对比法

把性质相反的两件事或情况迥异的两种景,写在一首绝句中,以进行对比,这样的布局法叫“对比法”。常用的有悲喜对比、贫富对比、盛衰 对比、贵贱对比、劳逸对比等。

对比,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说明力和表现力。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妍媸立见,善恶分明,诗人虽不着议论而旨意自明。
诗人作今昔对比时,第一句往往用“忆昔”、“去岁”、“别时”、“旧”等词语开头,第三句中往往用“今日”、“如今”、“祗今”、“ 而今”等词语,来点明时间之不同。

王播的《题惠照寺》: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他所用的就是对比法。



(5)先景(事)后议法

在一首绝句中,前两句写风景或事实,后两句写议论,即属此法。风景或事实是议论的根据,触景生情,就事生议,那就不是无稽之谈了。诗 中的议论应观点新颖,见解高超,成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以收警策动人之效。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景,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其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发表议论,含意深远,耐人探索,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前两句写所见,后两句写所感,衔接自然、 紧密,达到了景入理势,理抒景情的妙境。

我们再来看今人钱明锵的这首《仙女岩》诗:

琼宫仙女落红尘,出浴归来意态真。
何用移山掩羞涩,天公造物本清纯。

这也是先景后议。


(6)先议后景(事)法

这种布局法与先景(事)后议法在内容排列的次序上正相反,它是先发表议论,而后写景或叙事来证明其论点的。议论与写景、叙事,有相辅 相成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前两句是诗人表明自己对秋天的看法与古人悲秋的论调不同,而后描绘一幅碧空万里,白鹤凌云飞翔的图景,予以证明。诗人为革新经受过 守旧派的严重打击,而依然斗志昂扬;诗人接触过不少知识分子,深知他们不得志,对前途失望,因而有悲秋的实质。诗人不同意他们悲观失 望的表现,所以在诗中偏说秋天比春天好;好在何处?他举出晴空一鹤,排云直上,矫健飞翔,奋发有为的事实,来说明秋天的清明、凛冽、 萧条、寂寥,正是为大自然别开生面,催人精神抖擞,奋发向上的良剂。这只“鹤”是自强不息的志士的化身,这“诗情”便是志气,便是奋 斗精神,这“碧霄”便是一个知识分子爱国爱民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直接议论,后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之句作结,另出新意,使议论 不抽象,不枯涩。


(7)末句的寓情于景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或叙事,或写景,而第三句多写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其第四句不继续抒情,却以景作结,这样的布局就叫“末句寓 情于景法”。
这种布局法的好处是,既能补充前面写景叙事之不足,又能把难言难状之情藏于景中,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诗是诗人在病中得知好友白居易贬江州的消息后,极为难过的时候写的。其第三句中的“惊”字,是心理状态,其第四句如写成“无言独自 望寒窗”或“泪流不尽望寒窗”等句,虽也合乎格律,但这只是实写,状其外形,内涵浅淡,远不如“暗风吹雨入寒窗”这第四句以景结情。 这样景语作情语,哀景抒哀情,就能使诗人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均蕴含于景语之中,留给读者去领悟,去想象, 去补充;这就使末句诗味隽永,耐人咀嚼了。
又如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中以“杜陵寒食草青青”作结,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七)中以“等闲平地起波澜” 作结,也都是用 的“末句寓情于景”法。


(8)倒叙突出重点法

一般来说,绝句的重点在后两句。在诗中,如果把后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放在后面,就是为了突出先发生的事情而安排的。 这种方法叫“倒叙突出重点法”。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照次序,该先说睡不着觉,再说听到半夜钟声,最后说天亮前的月落乌啼。此诗 采取倒叙法,先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再说“江枫渔火对愁眠”,最后才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有了这座著名的古 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增加了枫桥的诗意美,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而“夜半钟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给人以肃穆的感受,启发人 对人生的回忆和反省。这“夜半钟声”放到末句,使全诗的神韵得到完美的表现,使其具有无形的动人力量。由此可见,倒叙突出重点法为不 少诗人所采用,是有道理的。诗人采用此法时,往往在第三句中使用“犹记”、“却忆”、“昔日”等词语,以说明后两句是先发生的过去的 事情。例如宋僧梵崇的《春晚》:“春光过眼只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跳珠。”

以上八法是绝句的主要布局法。在划分标准上,有的依据结构,有的依据内容,有的两者兼顾,虽不能尽善尽美,但对于学写绝句者相当有用 。当然,以上八法,还不能包括无遗。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衣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此诗前三句一意顺承而下,末句陡转而结,就超出以上八法了。又如窦巩的《南游感兴》:

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此诗首句起,次句既承又转,三四句一气直下,以显出作意。可见,诗的布局法不是死的,要灵活运用。深入生活的有功力的诗人,由于平时 多吟诗,多写诗,多揣摩诗,日就月将,灵感来时,缘情构思,缘思措辞,佳句飞至,下笔如有神,开阖呼应,自成章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天才出于勤奋”,“功到自然成”了。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赏析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之其一》

2016年10月5日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昨晚看到这几个怪字,马上想到了这首诗

诗人下笔点题,突出一个“独”字。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一壶酒”已见冷清,“独酌”、“无相亲”重复渲染,倍见孤独之情。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对照,形成了一层转折。

然而诗人展开奇妙想象,邀来天上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兴。冷清的场面又显得气氛热烈,情调也变得乐观。由孤独变为不孤独,这是又一层转折。

  中间四句,两层转折,尽管诗人主观上如此盛情,却痛苦地感到:月亮毕竟不会饮酒,自己的身影也不能举杯对酌,只能徒然伴随自己而已。“既”、“徒”二字,紧相呼应,显露出再次失望的心境。这是一层转折,由不孤独又变为孤独。接下去,诗人进一步自我解脱,遗憾虽然遗憾,但如此美好的良宵岂能虚度!

暂且与明月和身影为伴,在春暖花开之日及时行乐吧。

诗意稍稍扬起,然而,这种强颜为欢却掩不住心灵的悲哀和凄凉,联系开头“独酌无相亲”可知,诗人正是饱尝了人生的苦味和现实的沉重打击后,才有意避开这黑暗昏浊的世界,来独自“行乐”,徘遣心灵的苦闷。

“我歌月徘徊”以下四句,写自己醉舞高歌的情景。诗人对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倾听自己的歌声;影子陪自己起舞,舞兴正浓,影子也显得零乱。 直到醉倒之后,醉眼朦胧,月光看不见了;躺在花丛,影子也不得不与自己分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明月、影子写得极富人情味。

接着诗人将笔锋一转,提出自己诚恳的愿望。“无情游”很值得玩味。月亮、影子都是没有知觉情感的事物,李白与之交游,故称“无情游”。“云汉”,是银河,这里指天国。诗人与明月,影子相约,希望永远相伴、远游行乐,并期待到神奇的天国相聚。
诗人对物抒情、淋漓尽致地倾吐着自己的向往。诗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独,才与明月、影子为友。至此,诗意升华到一个更加深刻的境界。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通览全诗,深沉的孤独感是贯穿全篇的题旨,在艺术上层层转折,波澜起伏,愈转意蕴愈深。同时,诗人以乐写哀,以旷达写悲郁,别有风味。


【每日一典】暴虎冯河 bào hǔ píng hé

[释义]  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徒手和虎搏斗;蹚水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
[语出]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张孔回缘木求鱼;鲁斋郎暴虎冯河。”
[近义]   有勇无谋 贸然行事 楞头楞脑
[反义]   有勇有谋 谨言慎行 深谋远虑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 http://www.blzww.com/forum.php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45#
发表于 2016-9-28 09:40 | 只看该作者
【每日晨读】一斛珠·晓妆初过/李煜(1)
2016年10月月6日

一斛珠·晓妆初过 五代: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释义:晓妆只粗粗理过,唇边可还得点一抹沉檀色的红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于是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换过深口大杯拚醉,哪在意污湿罗衣?最传神的是,笑嚼着红嫩的草花,向心上 人唾个不停。

注释:
① 一斛珠:词牌名。又名“一斛夜明珠”“怨春风”“醉落魄”“章台月”“梅梢雪”等。清毛先舒《填词名解》中释其名曰:“唐玄宗在花 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妃不受,赋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付使者曰:‘为我进御。’上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据考,李煜所作此首《一斛珠》为此调首见。

② 晓:《词谱》《古今词统》《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全唐诗》《诗余图谱》等文本均作“晚”。沈际飞选评《草堂诗余》(古香岑四集 本)中注:“一作晚,误。”晓,早晨。晓妆初过:指早晨起床刚刚梳洗打扮完毕。

③ 沈檀:即“沉檀”。沈,《醉翁琴趣》外篇作“浓”。沉,带有润泽的深绛色。檀:浅绛色。沉檀:一种妇女妆饰用的颜料,唐、宋时妇女 闺妆多用它,或用于眉端之间,或用于口唇之上。《花间集》阎选《虞美人》词中有“臂留檀印齿痕香”之句,毛熙震《后庭花》词中亦有“ 歌声慢发开檀点”之句,都是描绘以檀注唇的情形,这里也是。注:这里是点的意思。轻注:轻轻点画。些儿个:当时方言,意谓少许,一点 点。

④ 向:《醉翁琴趣》外篇中作“见”。人: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中缺字。丁:《花间集补》中误作“了”。丁香:常绿乔木,又名“鸡舌 香”,“丁子香”,丁香子如钉,长三、四分,可以含于口中。古时用以代指女人的舌头。颗:指牙。丁香颗:这里指女人口内之牙,此句描 绘歌女开口歌唱,舌齿微露,形容得意的神情。
清歌:清脆响亮的歌声。也指不用乐器伴奏的独唱。南朝宋谢灵运《拟魂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中有句:“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

⑤ 暂:《醉翁琴趣》外篇中作“渐”。引:使得。樱桃破:指女人张开娇小红润的口。樱桃,落叶乔木。果实多为红色,味道甜美或略带酸味 。古人常用樱桃比喻女子口唇。白居易诗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唐李商隐《赠歌妓》诗之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 关》。”唐韩偓《袅娜》诗云:“着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破,张开。此句描写歌女们张开红润小口歌唱的情形。

⑥ 罗袖裛(yì)残殷色可:罗袖,质地较薄的丝衣的袖。裛,熏蒸,这里指香气。残,指香气消失殆尽。殷,深红色。可,意近“可可”,这 里是模模糊糊、隐隐约约的意思。元稹《春》诗:“九霄浑可可,万姓尚忡忡。”此句说歌女的丝制的衣袖上的香气已经消失将尽,深红的颜 色也只隐约可见了。

⑦ 杯深旋(xuán)被香醪(láo)涴(wò):杯深,指酒杯斟酒斟得很满,引申意谓酒喝得过量。旋,随即,很快地。香醪(láo),美酒,醇 酒。本是一种汁滓混合的醇酒,味甜。涴(wò),沾污,污染。《醉翁琴趣》外篇中作“污”。

⑧ 绣床:铺着织绣的床,这里指歌女的床。凭:倚靠,靠着。娇:《醉翁琴趣》外篇作“情”。娇无那(nuò):这里是形容娇娜无比,不能 自主的样子。无那,犹言无限,非常之意。

⑨ 烂嚼(jiáo)红茸(róng):烂嚼,细嚼。嚼,用牙齿磨碎食物。红茸,吕本二主词、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尊前集》中均作“红绒 ”。即红绒,刺绣用的红色丝线。

⑩檀郎:西晋文学人潘岳是个出名的美男子,小名檀奴,后世文人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的男子的美称。唾(tuò):萧本二主词中 作“吐”,误,“吐”与“唾”韵不同。唾,将口中含物吐出来。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一斛珠·晓妆初过/李煜(2)
2016年10月月7日
【一斛珠】范词欣赏:常用体【一斛珠】唐·李煜(57字八仄韵)

上阕
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第一【意群】,两单仄韵)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二【意群】,两单仄韵)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下阕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第三【意群】,先双后单仄韵,标准体也是两单仄韵)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四【意群】,两单仄韵)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注:
1.标准体【一斛珠】的【主韵律】,统一是“纯”【律词句】的“仄平平仄”单仄入韵。
2.【一斛珠】是双调四个【意群】,每个【意群】各有两韵,但只有【意群】结尾是句号,特征十分明显。
3.请注意未入韵的四字句,以“仄仄平平”为首选,但可宽泛使用“中仄平平”。
4.所谓常用体,即下阕首句替换“中仄中平平仄仄”双仄入韵,其实明显“破坏”了句型的“纯”单仄韵。
5.特别注意,“向人微露丁香颗”及“绣床斜凭娇无那”句,是分属于第二、四【意群】,是逗号结尾。
6.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格一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例词:李煜《一斛珠·晚妆初过》
中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
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注】此词后段起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宋苏轼词“自惜风流云雨散”,张先词“今夜掩妆花下语”,晏几道词“若问相思何处歇”,三 作与此同,余俱照张先“山围画障”词体填。 按《尊前集》李煜词注“商调”,乃夷则之商声。金元曲子照“山围画障”词体填者注“仙吕调 ”,乃夷则之羽声,则知两换头句平仄,确系音律所关,故此词作图,只就苏、张、晏三词校注。如晏词之前段起句“鸾孤月缺”,“鸾”字 平声,“月”字仄声。第二句“两情惆怅音尘绝”,“两”字仄声。苏词第二句“垂杨乱掩红楼半”,“乱”字仄声。晏词第三句“如今若负 当时节”,“如”字平声,“若”字仄声。结句“曾醉离歌宴”,“曾”字平声。后段起句“自惜风流云雨散”,“自”字仄声,“风”字平 声。张词第二句“明朝芳草东西路”,“芳”字平声。第三句“愿身不学相思树”,“不”字仄声。

格二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例词:张先《醉落魄 吴兴莘老席上》

中中中仄(韵)
山围画障。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风溪弄月清溶漾。
中中中中平平仄(韵)
玉楼苕馆人相望。
中仄平平(句)中仄中中仄(韵)
下若醲醅,竞欲金钗当。
中平中仄平中仄(韵)
使君劝醉青娥唱。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分明仙曲云中响。
中中中中平平仄(韵)
南园百卉千家赏。
中仄平平(句)中仄中中仄(韵)
和气兼春,不独花枝上。

【注】此与李词同,惟换头句平仄异。因宋词如此填者甚多,金元曲子注仙吕调者正与之合。此系音律所关,故亦编入,另列一体。 前段第一 句,周密词“忆忆忆忆”,上“忆忆”二字俱仄声,晏几道词“满街斜月”,“斜”字平声。第二句,苏轼词“故山归计何时决”,“故”字 仄声,“归”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对酒当歌寻思著”,“酒”字平声,“歌”字仄声,范成大词“垂云卷尽添空阔”,“垂”字平声 ,“卷”字仄声。第四句,苏轼词“惟有佳人”,“惟”字平声。第五句,周紫芝词“真个睡不著”,“真”字平声,“睡”字、“不”字俱 仄声。后段第一句,晁补之词“谁家红袖阑干曲”,“谁”字、“红”字俱平声,晏几道词“心心口口长恨怍”,“恨”字仄声。第二句,高 观国词“倚阑一望情何极”,“倚”字、“一”字俱仄声。第三句,欧阳修词“恨别王孙愁多少”,“恨”字、“别”字俱仄声,“王”字、 “孙”字俱平声。第四句,张元干词“客里惊春”,“客”字仄声。第五句,欧良词“同和醉落魄”,“同”字平声,“醉”字、“落”字俱 仄声。


格三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例词:周邦彦《醉落魄·葺金细弱》

平平仄仄(韵)
葺金细弱。
平平仄(读)仄平平仄(韵)
秋风嫩、桂花初著。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蕊珠宫里人难学。
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平仄(韵)
花染娇荑,羞映翠云幄。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清香不与兰荪弱。
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一枝云鬓巧梳掠。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夜凉轻撼蔷薇萼。
平仄平平(句)仄仄仄平仄(韵)
香满衣襟,月在凤凰阁。

【注】此与张先词同,惟前段第二句作上三下四句法异。黄庭坚词“韶声断、六么初彻”,高观国词“寒江上、雨晴风急”,史达祖词“空分 付、有情眉睫”正与此同。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表示可平可仄。)


典范词作  

李煜《醉落魄·晓妆初过》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范成大《醉落魄·雪晴风作》
雪晴风作。松梢片片轻鸥落。玉楼天半赛珠箔。一亩梅花,吹裂冻云幕。
去年小猎漓山脚。弓刀湿遍犹横塑。今年翻伯貂裘薄。寒似去年,人比去年觉。

苏轼《醉落魄·轻云微月》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苏轼《醉落魄·分携如昨》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每日一典: 哀毁骨立
[拼音] āi huǐ gǔ lì
[解释]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整理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  http://www.blzww.com/forum.php

人人尽说清闲好,谁肯逢闲闲此身?不是逢闲闲不得,清闲岂是等闲人?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3:16 | 只看该作者
【每日晨读】2016年10月8日

虞美人   纳兰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落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赏析:
  这首词以春到梨花,又风吹花落之兴象写对伊人(或其妻子,或其恋人)的刻骨相思。上片侧重写景,结处点出相思,清丽灵动。下片写追 忆之怀。前二句承上片意脉勾画当日之密意浓情。结句则化实为虚,写想象中的情景,意蕴悠然,颇具浪漫特色。

【注释】

------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楚辞?九章?思美人》:“揽大薄之芳茞兮,搴长沙之宿莽。”洪祖兴补注:“薄, 丛薄也。”《淮南子?真训》:“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高诱注:“聚木曰丛,深草曰薄。”又,玩词意此中亦含花瓣渐薄一而致零落 之意二与《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之气借花人共残春薄,意同。

-----银笺:素白之笺纸。

-----同心苣(qù):织有相连锁的火炬形图案的同心结。古人以之作为爱情的信物。前蜀牛峤《菩萨蛮》:“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

-----判作:甘愿作。

-----真真:美人之代称。                                               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唐杜荀鹤《松窗杂记》:“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 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遂呼 之百日……果活,步下言笑如常。”宋范成大《戏题赵从善两画轴》:“情知别有真真在,试与千呼万唤看。”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3:17 | 只看该作者

【每日晨读】有一种诗词叫美酒遇上明月

2016年10月9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文人喜美酒,也爱明月,若将二者结合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今天,诗词君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一窗明月兑美酒,十里清风扫眉愁”。


    说到酒与月,毋庸置疑想起的第一人就是谪仙太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我们不得不和他一起醉,一起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两句诗节选自《将进酒》,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那是一个中秋,诗人远在密州,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一边思念胞弟也就是“三苏”之一的苏辙,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对月邀饮嫦娥伴,一江愁绪酒中会。

    我欲将心事说与嫦娥听,可事与愿违,而我也只能将一江的愁绪化入这浊酒当中。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杜牧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心里又是怎么样的感慨呢?



【每日一典】背城借一   bèi chéng jiè yī

[释义]  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语出]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拾余烬;背城借一。”
[正音]  背;不能读作“bēi”。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来自《诗词天地》/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http://www.blzww.com/forum.php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49#
发表于 2016-10-2 22:25 | 只看该作者


【每日晨读】几首词就说尽了千古词帝的一生!脑洞开大了!

2016年10月10日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对南唐李后主——李煜的评价是恰如其分。“年少不知愁滋味,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罗,几曾识干戈”---含着金钥匙出生在金陵繁华地的李煜在父亲李璟“小楼吹彻玉声寒”的熏陶下,从小就是填词写句的高手,偎红倚翠,燕语莺歌的好梦做的正好,灯光浆影的秦淮河还没有看够,突然被他父亲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开始了他戏剧性的一生,拼命想得到帝位的哥哥李宏翼却因欲望过多,思虑过甚而早逝。别无所求,但求在父兄的庇佑下,把这放荡公子哥生涯进行到底的李煜却荣登大宝,历史偶然-成就千古词帝!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没有想到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刚娶了如花似玉的小周后,正琢磨再填一两阙《花间词》的李煜,没想到他的幸福生活让远在东都汴梁的刚刚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妒火中烧“卧榻之侧,岂容你比我幸福?”倾国兵马,采石矶搭建浮桥,还想借长江天堑再温存一会儿的李煜,醒来时,已兵临城下!三代基业,怎能拱手让与他人,苦苦挣扎数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准备城在人在,城亡共亡的李煜熬不住了,开城肉袒投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衿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被俘后的李煜,怀念故国家园,只能到醉乡处寻找一点点安慰,酒乡路平稳宜常至,他处不堪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庭院,梧桐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最真实的感受就那样无声的流露出来,那样直扑我们心灵深处,那隐藏着,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琴弦被一下子触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成了李煜生命的绝响,时时敲打李煜,侮辱小周后的太宗赵匡义(比赵匡胤人品还差)在最阴暗的心里听不得国破家亡,还要强颜欢笑的李后主发出最微弱的呻吟!卑鄙的谋杀却没有他的“烛光斧影”那样成为千古之谜,毒酒--牵机散,他鸩杀了一个纯真的像孩子一样的帝王,他鸩杀了最朴素的良知,他鸩杀了扑入心底的真诚,他鸩杀了李煜42岁的生命!生命走到了尽头,牵机散的毒让他痛苦的头脚缩在一团,李煜啊,你还相信那些那些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吗,你还相信这世界不会如此阴暗吗?在你的精神家园里,在你的赤子之心里,回不去了,回不去杏花烟雨的江南了!


魂兮归来,李煜,不做帝王,一竿独钓江月,万里涛天得自由!千古词帝,词中的南面王,南宋除易安谁可追?这些过誉,你真的需要吗,千古才情,那只不过是江南孩童天真的黄粱一梦!梦醒了,国破了,家亡了,千古词帝加冕了……

(原标题:千古一词帝作者:王一生: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每日一典】傍人门户  bàng rén mén hù

[释义]  傍:依傍;靠着。依靠在别人家门庭上。比喻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语出]  《红楼梦》第一○九回:“邢姑娘是妈妈知道的;如今在这里也很苦;娶了去;虽说咱们穷;究竟比她傍人门户好多着呢。”



来自《鱼羊秘史》王一生/
分享 白鹭中文网-白鹭书院/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http://www.blzww.com/forum.php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03:09 | 只看该作者



【每日晨读】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

2016年10月11日


1、直注

此法特点是:文气直注,不加穿插;纵多脱换,而主位不变。宋词中多用此法。柳永、苏轼、秦观、贺铸等人的词集中,尤不乏其例。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人的“少年狂”便一注到底,统率全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片牵黄擎苍时之“狂态”,下片酒酣胆张后之“狂想”,无不集中表现出词人报国建功的“少年狂”。全词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其一往无前之气势,让读者仿佛听见金戈铁马之声。然,此发必须情满意足,步步振起,否则易流空泛,薄弱乏力。

2、点染。

点染式的特点是先点明主题,然后具体描写。如欧阳修《采桑子•咏西湖》十三首用的都是这种点染式的章法。

其一云: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词一开篇。便开宗明义地点出西湖“天容水色”的美好景象,下面则分别从白天、夜色两个侧面去具体描写。小令如此,慢词同样可以如此。如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也是开篇就点明钱塘的“繁华”,然后逐次铺叙繁华的方方面面。

3、跳脱

词是饱和着强烈感情与丰富想象的抒情诗,为了避免芜杂与零乱,使情感显得集中、浓烈,词人往往会略去一些过程、叙述等次要的东西,只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按照内在的联系连缀起来。这样一来,词在感情和想象的转移与变化上,就常常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象,呈现着极大的深度与跳脱性。这种跳脱性的词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形象展开迅速,其二是语意间呈藕断丝连、辞断而意属的状态。

如蒋兴祖女的《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两三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中指出,这首词“寥寥数十字,写出了步步留恋,步步凄恻”之情。这特点与“步步换景”的跳脱式章法不无关联。表面看来,词人忽而天上,忽而地下,忽而近况,忽而远景,忽而状景,忽而抒情,这中间省略了许多的过程与叙述,形象展开十分迅速,语意时断时续。然,只要我们按照词中所显示的主题线索——词人被掳而北去时的“百结愁肠”与渐行渐远的空间——去领会,那么。词人国破家亡、身为虏囚的深哀巨痛就不难理解了。



【每日一典】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释义]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语出]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近义]   栉风沐雨 风餐露宿 寝苫枕块
[反义]   轻而易举 养尊处优 坐享其成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5 07:19 , Processed in 0.047815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