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午午

[技巧] 每日晨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
    2016年11月19日

【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

1、吟诗送贼: 郑板桥做县令时,居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后因得罪权贵,辞官回家闲居,过着靠卖书画为生的清苦日子。 有天深夜,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家,想偷东西。夜寒衾冷,郑板桥并未睡熟。他听到动静后,知是小偷光顾,便吟诵道:蒙蒙细雨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梁上君子”是小偷的代称。小偷闻听暗惊,知道主人已发现了自己,不由蹑步不前。又听郑板桥吟道: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铜钿无一文。 小偷一听,知道主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自认晦气,转身向外走去。

这时,又听郑板桥叮嘱道: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玉兰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夜深赶富门。

小偷听了,哭笑不得,只好仓惶逃走。 才华横溢的郑板桥,处变不惊,吟诗送贼,确实洒脱得很。

古人作诗,绝大部分符合格律,像郑板桥这样的诗人,更是如此。

但原文却多不符合格律,大概是原作者杜撰。今依格律改之。

2、寿雨滂沱: 相传,扬州有位富绅陶员外,时年正值六十寿诞,特邀郑板桥来参加酒宴。谁知此日恰遇滂沱大雨,郑板桥难辞对方一片盛情,只好冒雨前去祝寿。 人们正为天公不作美感到扫兴,见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应邀前来贺寿,顿时增添了几分雅兴,企盼郑板桥能有贺寿的上乘之作。于是,人们首推郑板桥写诗祝寿,主人急忙将文房四宝捧出。郑板桥见宾主盛情难却,便把纸铺展,当即笔酣墨饱地写了“奈何”二字。众人不解其意,只好窃窃私语。这时,又见郑板桥写下“奈何可奈何”,
整句成为:奈何奈何可奈何, 主人见此句不伦不类,也不知道下句是什么,颇觉尴尬。真有点不知奈何,也奈何不得。正在众人惶惑之际,只见郑板桥面带微笑,续书道: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至此,大家才明白过来,陶公更是大喜过望,连忙拱手称谢。郑板桥此诗可谓触景生情,别解有趣,随意挥洒,不落俗套,足见郑板桥才思敏捷。

3、葫芦与瓢: 郑板桥于乾隆六年到山东范县任县令。此地有座崇仁寺,寺中有一年轻和尚,与对面的大悲庵的一个尼姑相爱。某日夜晚,当地乡绅将他俩扭送县衙,要求郑板桥严惩,以正乡风。

郑板桥见两人不似轻薄之徒,便详细询问个中原委。原来,他们俩原是乡邻,从小青梅竹马,后因家贫被父母强迫出家修行,但内心里还是希望还俗成家,并知尼姑已经怀孕。郑板桥听了,深表同情。说道:“本县愿成全你们,如何?” 两人一叠声地说:“愿意!愿意!”乡绅们表示反对,说如此处置,于理不容,有伤风化。郑板桥冷笑一声说:僧尼结偶有伤风化,嫖娼宿妓反倒是风流韵事,岂不是颠倒黑白?况且,僧尼还俗自古甚多,武则天、杨玉环、朱元璋都曾出过家,之后还不是照样婚配?

说罢,当场赋诗一首: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是谁了却风流案?记取当年郑板桥。 然后,当庭宣布,准许两人还俗,并由他资助、主婚,令两人拜堂,成为正式夫妻。 诗写得风趣幽默,案断得合情合理,一时传为佳话。

来自《湖畔诗会》/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独自莫凭栏-词话南唐后主李煜(1)

    2016年11月20日


几曾识干戈


说李后主,似乎不宜拿《破阵子》这样金戈铁马的词牌开篇。江南繁华,燕燕温柔,莺莺娇软,南唐已是金陵王气黯然收。而《破阵子》,却是“气吞万里如虎”的慷慨激昂,是“沙场秋点兵”的金声玉振,是饮马长河,投鞭遏流,成就英雄功业的壮阔豪迈。但此刻,在背景音乐昆曲《桃花扇》苍老的男声里,却觉得再没有比这一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更为妥帖的破题,可以带我穿越千年风雨,回到五代十国飘摇的乱世,在江南暮春的遍地落红里,开始这一场注定百感交集的邂逅。

这首词作于宋开宝八年(975)金陵城破之时。历来评说李煜其人其词,都习惯将此作为前后期分水岭。的确,这是作为君王和阶下囚的李煜冰火两重天的人生分水岭。

从此,在北方清冷刺骨的凛冽朔风里,沈腰清减,潘鬓消磨,江南的烟雨画图,故国的山川锦绣,都将只是今生今世再也无法相见的旧梦了。在踏上囚车的此时此刻,再回头看看这大好河山吧,那凤阁龙楼,依然巍峨耸立入霄汉,江南烟雨中的奇花异草,仍然开得正好,不知人间愁苦为何物。这如画江山,几曾见识过铁蹄践踏?四十年来的深宫岁月,如电影蒙太奇镜头一样,纷纷乱乱闪过双眸啊,只是这泪眼已滢然,再也看不分明。而此时,教坊正奏响声声催人断肠的离别曲。

宋代大文豪苏轼对这最后一句颇有微词。《东坡志林》记载东坡议论:“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对后主亡国之时“垂泪对宫娥”的行径大不以为然,言下之意,沦为囚奴时难分难舍的不是江山社稷,却是美女宫娥,这样的君主,主次不分,不亡国才是怪事。东坡的这番议论,对后世理解李煜其人其词,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几乎是为其贴上了昏庸懦弱,胸无大志,沉溺声色,享乐亡国之君的标签。

但我每读到这首词的开篇,总觉得在刻骨的伤痛之下,竟有长风浩荡,赫然有盛世大唐的波澜壮阔和荡气回肠。在宋将虎视眈眈之下,即将踏上囚车从此亡命天涯的李煜,为什么偏偏选择的是《破阵子》这样充满杀伐之音的一个词牌?在他的内心,念念难忘的,难道真的只是旧日的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三千?依依惜别的故国山河,在他眼里,真的只是那温软繁华不再吗?为什么这一番黯然泣下,眼前竟只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娥,那些在朝堂上高谈阔论救国大计的文臣呢,那些自诩英雄盖世驰骋疆场的武将呢,此刻在哪里?

这样的疑问,应当不止我一人吧。李煜去世多年以后,宋真宗曾经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若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又如何守国十余年?”在王朝更迭如同走马灯般的五代十国乱世,在自周世宗柴荣就开始的步步紧逼的棋局中,南唐能在风雨飘摇中延续四十年的繁华,即使宋太祖大兵压境,也还能苦苦支撑一年多时间,能说李煜仅仅只是一个被江南的熏风花雨泡软了骨头的无能君主吗?要知道,以同时代后蜀的富庶和蜀道天险,也不堪宋兵的一击,还未短兵相接就直接丢盔弃甲,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了呀。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独自莫凭栏-词话南唐后主李煜(2)
    2016年11月21日

独自莫凭栏-词话南唐后主李煜(2)

还是让我们从《破阵子》这个词牌说起吧。

《破阵子》为唐教坊名曲。据说是时为秦王的李世民所制,演奏此曲仅舞者就要两千人之众,都身画衣甲,手执旗旆。舞蹈场面极为壮观,震惊一时。在中国历史上那个煌煌盛世,《秦王破阵乐》是一部真正的交响诗音乐剧,是风华绝代的歌舞大曲,聚合四方,海纳百川。“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那样的场面一定让人热血沸腾。据说每逢此,大唐天子李世民都会离席与众人共舞狂欢。南唐建国之初,李煜祖父烈祖李异以“唐”立国号,尊太宗三子吴王恪为祖,自认唐王室正宗子嗣,想来也是无比追念那个万方来朝、风云际会的盛世,希望能承续大统,雄心勃勃要复兴那一个激荡人心的时代吧。在五代十国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诸如黄袍加身的闹剧时时都在发生,朝代更迭如同儿戏。照司马光的说法是“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设立国君就像委任个小吏一样随意,改换国家就像换家旅店一样轻率。中原百姓在战火纷飞中家破人亡,朝不保夕,命如蝼蚁。但江南却有四十年免于战火,生民得以在乱世之中休养生息。史书说南唐三代国主,都深得民众爱戴,李煜死讯传回江南后,南唐举国百姓无不为之哀哭。这样的君主,能是真的昏庸无能之辈吗?

撇开历史兴亡更迭的规律,单从个人性格悲剧来追究南唐覆亡的这一段历史,王国维先生有两段流传广泛而影响甚巨的评语最为权威。其一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短处,亦即为词人长处。”其二为: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越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用“赤子”来评价李煜,是王国维作为大学问家和词人知己的神来之笔。没有比这一个词,更能概括李煜一生悲剧的根源所在。如果李煜灵魂有知,实在应当引王国维为知己的。这一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一句“阅世浅,性情真”,多的是疼惜怜悯,多的是爱护体贴,如同父母对做了错事的无知幼子的轻声呵责,包含更多的分明是对自己疏于照看的愧疚。面对孩子未经世事的惊吓茫然的泪眼,那一声责备早已是色厉内荏心疼不已。

其实,就是项羽,那样悲歌慷慨的盖世英雄,兵败自刎乌江前,也免不了长叹“虞兮虞兮奈若何”,又何须责怪一个多情善感的末代君王呢。

要怪,就怪他为何偏偏生在那样一个软玉温香的江南。

在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与中原的连年兵戈、生灵涂炭相比较,江南,简直就是一块世外桃源。偏安鱼米之乡的南唐国民风温软,文人荟萃,诗酒风流。上自深宫内苑,下至民间巷陌,莫不崇尚文艺。金陵、扬州的舞台歌榭,书坊画院鳞次栉比。开国皇帝烈祖李舁早年戎马倥偬,登基后却非常重视文道,崇尚佛学,对读书人礼敬有加。元宗李璟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身边更是网罗了一大批如冯延巳之流的文人骚客,常常欢宴终宵吟风弄月。《南唐近事》载元宗嗣位之初,沉溺声色享乐,在宫中大摆宴席寻欢作乐,略无虚日。有一次乘醉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以助酒兴,杨花飞就只唱一句“南朝天子好风流”,翻来覆去唱了四遍,元宗这才有所悟。想想,连一个以音色事人的乐工都看不惯了,该是怎样的奢靡排场?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温柔富贵不识干戈的江南,这样一个崇尚风雅沉溺享乐的家庭中,公元937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神话传说中那样一个有情人天上人间会相见的喜庆佳期,南唐的第三代君主李煜降生了。这个降生于七夕的孩子起初并不叫李煜,而是名从嘉,字重光,煜这个名字,是其在即位后改的。不过为了叙述方便,以后文字里我也就这样称呼他了。

降生于七夕,对李家来说,已经是喜庆吉兆,更为神奇的是,李煜还天生异相,“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这样的面相,据说正是大富大贵的帝王之相。周武王就是天生骈齿,而舜帝姚重华和西楚霸王项羽则生有重瞳。彼时,他的爷爷李舁虽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坐镇金陵,但也许在称帝这件大事上尚有顾虑,而这个天赋异相的孙子的降生,无疑使他预感到了某种天命所归的心理暗示,从而加快了从幕后走上历史前台的步伐。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独自莫凭栏-词话南唐后主李煜(3)
    2016年11月22日

几曾识干戈(3)

由此也可以想见,这个降生得意义非凡的孩子,自然更得到爷爷的宠爱。何况童年的李煜,天资聪颖,伶俐乖巧更胜其父,七岁就能背诵曹植的《燕歌行》。李昪本人自小孤苦,做了皇帝后仍然朴素节俭,但儿孙们可是金枝玉叶。尤其是李煜,奶娘乳母,丫环侍朴,、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日常用度,自然是极尽奢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绮罗锦绣丛中,不知艰辛为何物。在这样百般呵护里长大的李煜,不过只是那样一个性情温和良善的富贵闲人,让他拿什么去对抗厉兵秣马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兵压境呢?

我想,刚即位时的李煜,也应该和所有热血男儿一样,多少还是做过奋发图强的强国梦吧?他为自己改名“煜”,取其“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的意思,想来也是希望有所作为,让这个如风中之烛的国家能够在自己的手中重新光明起来。可惜国穷兵弱,朝中又无可堪倚重的栋梁。所以他曾叹息:“天下无周公仲尼,吾道不可行也。”

其实南唐也并非真的无人,只是,在那样的一个人人自危的乱世,多少人都是抱着幻灭的态度寻欢作乐得过且过,欲有所建树的人又不见容于那些充位守禄的庸常之辈,难免在倾轧当中成为了牺牲品。也许,只有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才终于看明白谁是真正的忠心耿耿,所以才会有后来错杀了潘佑、李平的悔恨。而也只有在这样的非常时刻才看分明,那些整日只知道吟风弄月讨好谄媚的权臣,那些好大喜功的将领是怎样的真面目。宋兵在采石矶搭设浮桥了,那所谓学贯古今的张洎居然还在轻描淡写说长江天险,这样的事绝对不可能发生。一直倚重的皇甫继勋,居然因害怕责任追究,勾结传诰使把一切军情都扣留下来,根本不呈报。宋军把一座金陵城围得水泄不通了,皇帝和一千朝臣还蒙在鼓里。直到有天登上城楼,见到的竟然遍地已是宋军旗帜。洪州节度使朱令赟明明屯兵一十五万在浔阳、湖口一带,却一直按兵不动,催了好几次才姗姗迟来。那个早就怀了贰志的刘澄就不必说了,早早就献了润州投降吴越去了。从来就是树倒猢狲散啊,也难怪,朝代更迭如此容易,早晨穿着前朝的朝服出门,没准晚上就穿着新朝的袍子归家了。今日阶下囚,明日座上宾,谁会为谁守着节义忠孝。

人性本来自私,何况乱世的凉薄。学会见风使舵,才能在这样的乱世中苟全性命,甚至游刃有余,活得更为滋润些吧,能责怪谁呢。

让我们来看看《破阵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词作——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随园诗话 卷六(1)
    2016年11月23日

随园诗话 卷六(1)

一  

王荆公作文,落笔便古;王荆公论诗,开口便错。何也?文忌平衍,而公天性拗执,故琢句选词,迥不犹人。诗贵温柔,而公性情刻酷,故凿险 缒幽,自堕魔障。其平生最得意句云:“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余以为首句是乞儿向阳,次句是村童逃学。然荆公恰有佳句,如:“近 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可谓生平杰作矣。



宋沈朗奏:
“《关雎》,夫妇之诗,颇嫌狎亵,不可冠《国风》。”故别撰《尧》、《舜》二诗以进。敢翻孔子之案,迂谬已极;而理宗嘉之,赐帛百匹 。余尝笑曰:“《易》以《乾》、《坤》二卦为首,亦阴阳夫妇之义。沈朗何不再别撰二卦以进乎?”且《诗经》好序妇人:咏姜螈则忘帝喾, 咏太任则忘太王:律以宋儒夫为妻纲之道,皆失体裁。




顾宁人言:“《三百篇》无不转韵者。唐诗亦然。惟韩昌黎七古,始一韵到底。”余按《文心雕龙》云:“贾谊、枚乘,四韵辄易,刘歆、桓 谭,百韵不迁:亦各从其志也。”则不转韵诗,汉、魏已然矣。


四  

今诗称“篇什”者,本《左传》所谓“以什其车,必克”之义。“什”者,十人为耦也。《国风》诗少,可以同卷;《雅》、《颂》篇多,故 每十为卷,而即以卷首之篇为什。


五  

晏子以二桃杀三士,事本荒唐;后人演为《梁父吟》,尤无意味。而孔明好吟之,殊不可解。秋胡一妒妇,刘知几《史通》诋之甚力。乃乐府 外,前人又有诗云:“郎心叶荡妾冰清,郎说黄金妾不应。若使偶然通一语,半生谁信守孤灯?”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随园诗话 卷六(2)
    2016年11月24日


六 
 
杨用修笑今之儒者,皆宋儒之应声虫。吾以为孔颖达真郑康成之应声虫也。最可笑者,郑注“曾孙来止,以其妇子”,以“曾孙”为成王,“ 妇子”为王后太子。王肃非之云:“劝农不必与王后太子同行。”而孔颖达以为:“圣贤所训,与日月同悬。”其识见之谬如此,安得不误认 王世充为真主乎?

七  

安徽方伯陈密山先生,讳德荣,人淳朴而诗极风趣。每瞻园花开,必招余游赏,不以属吏待。适阶下蚁斗,公用扇拂之,作诗云:“退食展良 觌,逍遥步深院。树根见群蚁,纷纷方交战。呼童前布席,拂以蒲葵扇。顷刻缘草根,求穴各奔窜。伊有记事臣,载笔应上殿。大书某日月, 两军正相见。忽然风扬沙,师溃互踏践。收队各依垒,蓄锐更伺便。人生亦倮虫,扰扰盈赤县。嗜欲各有求,情伪递相煽。吞噬蠢然动,吉凶 见常变。岂无飞仙人,乘鸾注遐盼?”余按宋人诗云:“瞧螟杀敌蚊眉上,蛮触交争蜗角中。何异诸天观下界,一微尘里斗英雄?”即此意也。 先生《郊行》云:“芳园青草绿离离,好是人家祭扫时。何处纸钱烧不尽,东风吹上野棠枝?”又,《女儿曲》云:“睡眼朦胧春梦觉,不知额 上有梅花。”

八  

鲁星村《得雨》诗云:“一雨人心定,歌声四野闻。”何南园《春雨》诗云:“芳草不知春,—一雨猛然省。”曹澹泉《偶成》云:“东风力 尚微,一雨众山绿。”同用“一雨”二字,俱可爱。

九  

福建郑王臣,为兰州太守,年未六十,以弟丧乞病归。《留别寅好》云:“畏闻使过频移疾,懒答人言但托聋。”《闺情》云:“最怜待月湘 帘下,银烛烟多怕点灯。”俱暗用故事,使人不觉。杭堇浦题其《归来草》云:“东京风俗由来厚,每为期功便去官。陈实、谯玄吾目汝,莼 鲈人错比张翰。”“东皋舒啸复西畴,人较柴桑更远游。《七录》异时标别集,竟应题作郑兰州。”在随园小住,一日,买书两船,打桨而去 。

一O  

湖州徐溥雨亭,在金陵为人司织局;每吟诗,与机声相和。《钱塘竹枝》云:“芳心脉脉夜迢迢,郎在江南第几桥?欲寄尺书写肠断,西湖只恨 不通潮。”“落尽杨花郎未归,空烦刀尺制罗衣。人前怕卷珠帘看,蝴蝶一双相对飞。”《虎丘题壁》云:“好景半藏峰顶寺,美人多住水边 楼。”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随园诗话 卷六(3)
    2016年11月25日


一一

常熟王介祉之弟,名岱,字次岳,能继其家风。宿随园见赠云:“贫分鹤俸还留客,老惜鸿才尚著书。”其他句云:“片雨前村过,微云半岭 阴。”“故山解慰归人望,隔水先迎一髻青。”《清明》云:“忽忽春光过半时,浴蚕天气雨如丝。无端柳色侵书幌,忆着河桥折处枝。”

一二

锡山邹世楠过孟庙,梦悬对句云:“战国风趋下,斯文日再中。”觉而异之。遍观廊庑,无此十字。后数年过苏州,得黄野鸿集读之,乃其集 中句也。岂孟子爱之,而冥冥中书以自娱耶?田实发《题孟庙》云:“孔门功冠三千士,周室生虚五百年。”似逊黄作。黄以论诗忤沈归愚,故 吴人多摈之。然其佳句,自不可掩。《夜归》云:“儿童喧笑各纷纷,未解灯前刺绣纹。夜半醉归人不觉,叩门独有老妻闻。”

一三

在都,余与金质夫文淳、裘叔度日修居最相近。金棋劣于裘,而偏欲饶裘。金移居,裘以诗贺云:“追趋秘阁两年余,一日何曾赋索居?雪苑对 裁新著稿,风帘同校旧抄书。吟筒惠我宁嫌数,棋局饶人实自誉。早有声华传白下,故知名士定无虚。”余作七古一首,中四句云:“我愿同 年如春树,枝枝叶叶相依附。不愿同年如落花,鸾漂凤泊飞天涯。”裘读而叹曰:“子才终竟有性情。”呜呼!此皆四十年前事。今裘官至尚书 ,声施赫奕;而质夫为太守,两遭罪遣,谪戍以死。岂亦如花之飞茵飞溷,各有前因耶?金死后,余搜其遗诗,了不可得;仅得其《游张园》云 :“绿杨门外板桥横,新水如船接岸平。三月春寒花尚浅,一帘烟重雨初成。欹危瘦竹扶衰步,高下疏畦入晚晴。莫便酒阑催晚棹,野怀吾欲 与鸥盟。”《偶成》云:“一虫吟到晓,两客淡无言。”

一四 

 阎百诗云:“百里不同音,千年不同韵。《毛诗》凡韵作某音者,乃其字之正声,非强为押也。”焦氏《笔乘》载:古人“下”皆音“虎” :《卫风》云:“于林之下”,上韵为“爰居爰处”;《凯风》云:“在浚之下”,下韵为“母氏劳苦”;《大雅》云:“至于岐下”,下云 :“率西水浒”。“服”皆音“迫”:《关雎》云:“寤寐思服”,下韵为“辗转反侧”;《候人》云:“不濡其翼”,下句为“不称其服” ;《离骚》云:“非时俗之所服”,下句为“依彭咸之遗则”。“降”皆音“攻”:《草虫》云;“我心则降”,下句为“忧心忡忡”;《旱 麓》云:“福禄攸降”,上韵为“黄流在中”。“英”皆音“央”:《清人》云:“二矛重英”,下句为“河上乎翱翔”;《有女同车》云: “颜如舜英”,下句为“佩玉将将”;《楚词》云:“华采衣兮若英”,下句为“烂昭昭兮未央”。“风”皆读“分”:《绿衣》云:“凄其 以风”,下句为“实获我心”;《晨风》云:“鸵彼晨风”,下句为“郁彼北林”;《熏民》云:“穆如清风”,下句为“以慰其心”。“忧 ”皆读“口要”:《黍离》云:“谓我心忧”,上句为“中心摇摇”;《载驰》云:“我心则忧”,上句为“言至于漕”;《楚词》云:“思 公子兮徒离忧”,上韵为“风飒飒兮本萧萧”。其他则“好”之为“吼”,“雄”之为“形”,“南”之为“能”,“仪”之为“何”,“宅 ”之为“托”,“泽”之为“铎”:皆玩其上下文,及他篇之相同者,而自见。“风”字,《毛诗》中凡六见,皆在“侵”韵,他可类推。朱 子不解此义,乃以后代诗韵,强押《三百篇》,误矣!至于“委蛇”二字有十二变,“离”字有十五义,“敦”字有十二音:徐应秋《谈荟》言 之甚详。

一五 

 王氏《续通考》言:“唐武夷山人吴械深恶沈约、周颐之韵,以为穿凿无理。乃稽考《毛诗》、《周易》、《尚书》,而别为韵书,分‘麻 ’‘遮’、‘归’‘飞’为二,合‘东’‘冬’、‘江’‘阳’为一。”予以为此《洪武正韵》之先声也。然积习已久,虽帝王之力,尚不能 挽;况其下乎?文公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顺祀,叛者三人。商鞅废井田而天下怨,王莽复井田而天下怨。一改旧习,人以为怪。从前解经者, 河北宗王,河南宗郑。今之经解,专宗程、朱,亦《诗韵》类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诗词七要素(1)
    2016年11月26日

诗词的格律要求主要包括七大方面(亦即七大要素):声律、对仗、押韵、定句、定言、节奏、章法。
声律:指讲求平仄。(这里仅指狭义的声律,广义的声律还包括用韵等诗词在声调上的规范和要求。)
1.句内平仄相间;
2.联内句间平仄相对;
3.联间邻句间平仄相粘;
对仗:一般要求是除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可工对也可宽对之外,中间有多少联都必须对仗,并且应是工对。(工对是指对仗严格工整的对子,宽对则相反。)
押韵:除首句可押可不押之外,每隔一句,即偶数句尾押韵一次。
要求主要有:
①.位置在偶数句尾;
②.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一般与对仗有关。不对仗以入韵为常,也可不入韵;对仗以不入韵为常,也可入韵。首句不入韵,五言较多,七言较少;
③.押平韵;
4.一韵到底。
⑤.脚分明;
⑥.不可使用同一个字重复作韵;
⑦.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作韵;
⑧.不可撞韵;
⑨.尽量避免挤韵
4)定句:指每首诗有一定的句数。
5)定言:指每句有一定的字数,并且句句相等。
6)节奏:指格律诗有一定的节奏结构要求。诗句的意义结构必须与诗句的节奏结构相吻合。
7)章法:即格律诗的章法。主要内容有:整首句子成双成联、联内相承、联间递转、首联起承、尾联转合等。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诗词七要素(2)
    2016年11月28日

【句和联 】
1. 律句,就是遵守了格律的句子。不光格律诗使用律句,词、曲等体裁也使用律句,不过它们不像格律诗一样全部使用律句,而是部分使用律句。
2.律诗依次每两句组成一联,组成一联的两个句子叫做这一联的两个分句,分别称为上句和下句。
3.律诗以一联做为一个律句。律句中上下分句的字数是相等的,各律句字数也是相等的。
4..通常我们说的一句,是指单个的句子,即一联的两个分句中的一个。对于一个律诗的句子,我们可以称其为第几句,也可以称其为某联某句。
如下面这首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这一句,它就有以下的名称;
A, 第五句
B, 颈联上句
C, 转句前分句
另外,第一句通常叫做首句;最后一句通常叫做尾句。
(未完)
————————
每日一典: 金张许史
[拼音] jīn zhāng xǔ shǐ
[解释] 汉时,金日磾、张安世并为显宦。许广汉为宣帝许皇后之父。史恭及其长子史高,史恭为宣帝祖母史良娣之兄。宣即位,恭已死,封高为乐陵侯。许史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出处]《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盖宽饶〉。
————————

晨读完毕,问候早安。同欢共乐,白鹭雨轩!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晨读】七绝的56种写法(1)
    2016年11月29日

七绝的56种写法(1)


七言绝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于乐”,“最合于诗人之陶写”, “自唐迄今千数百年,为之者众,好之者弥笃” (邵祖平《七绝诗论》)。于其作法,“宋人犹少道及,至元明清间,始多扬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绝无系统”(同上),今幸有冯振《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出矣。素有“广西才子”之称的冯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号“自然室主人”,17岁学诗,是我国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类拔萃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杰出的近代现代诗人,有《自然室诗稿与诗词杂话》等著作传世。当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时,著《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就七言绝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异者,略分如干类,先博举其例,而后综籀其法”,授于门生,周振甫、冯其庸咸得其惠。《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1936年由世界书局出版,1985年3月北京市中国书店据以影印。1986年齐鲁书社将其与《诗词杂话》、《七言律髓》并为《诗词作法举隅》出版,新增诗例117首,而56种作法之分类未变。“《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精选了唐至清代七言绝句佳作1381首,按类比法分成56类,在每类末精当扼要地指出其艺术技巧作法的特征和奥妙之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研究者,凡读之,都足以发人深省” (党玉敏《冯振传略》),周振甫并专门著文引介(《<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小引》)。笔者偶然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网得读该书,深以为然,乃变其归纳法之著述体例为演绎法之奥秘指引,先揭示冯先生所归纳提炼之具体作法,后辅以便于理解的二三诗例,以贡献于诸位诗友。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如唐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如宋王安石《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明僧德祥《爱闲》:“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却羡舟人挾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5 07:15 , Processed in 0.044990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