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水怎会变桶金? ——我亲历的故事 高致贤 1958年的8月25日,我到瓢井中心小学报到上班,次日便领到半个月的工资:9元。那是我有生以来首次独立获得的现金收入,兴奋之情不言而喻。然而,如何支配这9元钱呢?钱少想法多,依赖父母惯了的我,只身在外,未能作出决断。 校长看出我的犹豫,问我的工资打算怎么安排?我说还没有想好。他建议我买本书。我问买本什么书呢?他斩钉截铁说:“买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学校也要建小高炉参加大炼钢铁运动,不学点炼钢技术怎么保证‘钢铁元帅’升帐!”校长是反右斗争后刚转业来加强学校领导的小军官,他的话就代表党的指示。我是提前毕业来弥补反右后教师缺口的初师生,得到校长的口谕已是一种荣幸,哪敢有丝毫不从?于是,交了当月3天伙食费9角钱后,先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买下,才去买点牙膏牙刷等洗漱等必须品。这本书就成了我自有收入买下的属于自己所有的第一笔“准不动产”了!它花去我的第一桶水中的一瓢。 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才发觉校长根本就没有看过该书的内容,而是望名生意、张冠李戴,胡说一通。但因反对校长就是反党的政治氛围,又不敢提出异议,更不敢非议校长不懂文学,只好读下去。谁料歪打正着,我反复读了几遍,深受保尔革命精神的鼓舞,克服了工作中的不少困难,受到校长表扬。我当然把之归为校长指导读书有方,使我从中学会了如何大炼钢铁;其实那是跟着破坏森林、劳民伤财。我不但因之热爱读书,而且学习写作。后来,又因为我爱看书,而且看些文学书藉,在“知识就是力量”被批为“看不起大老粗”的“跃进”年月里,我又因埋头读写的“白专思想”而从“红色青年”变为灰色→白色→黑色的“小知识分子”。真是“成也‘钢铁’,败也‘钢铁’”,令人啼笑皆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当时挨批,但保尔.柯察金那“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名言一直鼓舞着我的学习和写作,达到爱书如命的地步。直到退休时,也没有制过一件好家具,更没有建过住宅,但印藏下几千册好书,自己的作品也收入几十本合集中,古稀之年还可玩玩博客来消除老年孤寂!尽管我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文革中被夺权者夺去了,但书给我的知识却让我终身受用! 2004. 初稿于深圳 再发补注:我因受益于该书,一直坚持写作不断,迄今已经出版专集7本,文章被收入几十本合集出版,还编辑了十多部电子书稿,待有资金时出版。 2020.12.20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