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文形式鲜 部分网友对拙作的诗评(之八) 高致贤 编发按:感谢良师益友们对拙作的关爱,常对拙作点评。尤其是《贵州原创山歌群》的朋友以山歌来评论散文,更有一番新意。这里选发部分,以兹谢忱!(续前) 修文县阳明洞专家吴道华的评论: 从王阳明《谪居龙场结草庵居》诗里的深刻描绘:想想一个身居六品官的人落到这样的地步真的寒颤。不过先生没有想到其他的。“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照样用这不太干净的酒具喝着酒,用炒豆下着酒。这种用炒豆下酒的简易饮酒方式在我们贵州上世纪乃至现在还有人这样延续保持着。虽然先生这种饮酒方式不如任兵部主事时那样的豪华有味,但我们看到先生这样随遇而安快活的精神值得我们领略哦 读大方高致贤《“毛狗拖鸡”,野味无穷》随笔 刘榆 “毛狗拖鸡”野味香, 数十年来未曾忘。 山珍海味吃腻后, 绿色食品要提倡。 原始食材原始烹, 方法简单记忆真。 味美岂止充饥饿, 保健治病也能行。 读大方高致贤 《王阳明、林则徐与桥碑(彝文古迹之二》随笔 刘榆 同名河流也很多, 此河原来非彼河。 此河就在大方县, 桥上碑文故事说。 奢香后人建此桥, 彝汉碑文两对照。 如今文物成古迹, 留给后人去深造。 读高老《民间家书诉民情》有感 查克军 一封家书不简单, 字字句句情相牵。 东南西北思乡客, 凭信传语报平安。 刘榆 家书本是平常物, 看后用来擦屁股。 如今收藏用得上, 悔恨当初太糊涂。 收藏家书有意义, 只怪曾经没注意。 电话通讯发展快, 家书收藏成古迹。 读大方高致贤《二十七年三见面,我与均铨情谊深》一文随笔 刘榆 我与均铨情谊深, 二十八载见真诚。 二十七年三见面, 文人相亲胜恋人。 人生知音最难求, 兴趣爱好乘方舟。 神交全凭书信往, 始信坦荡君子有。 看大方高致贤《瓢水怎会变桶金?――我亲历的故事》一文有感 刘榆 歪打正着起一书, 瓢水桶金看糊涂。 及待全文看完后, 标题理解才清楚。 人生旅程千万条, 差之毫厘千万遥。 是对是错凭命闯, 貂裘换酒亦甚豪。 读大方高致贤《日记敛材五十春》一文有感 刘榆 笔耕不辍谁先行? 日记功劳太惊人! 所见所闻寻常事, 字字珠玑终成文。 先写日记后作文, 坚持不懈终有成。 不信但看高大师, 日记写了多少本? 水滴石穿人共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 成功须有恒心在, 要像青松靓劲枝!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