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敬老习俗好 部分网友对拙作的诗评(之十五) 高致贤 编发按:感谢良师益友们对拙作的关爱,常对拙作点评。尤其是《贵州原创山歌群》的朋友以山歌来评论散文,更有一番新意。这里选发部分,以兹谢忱!(续前) 修文吴道华 读贵州高致贤《最后的年夜饭》 : 读了你的文章了解了不同的地方风俗。从字里行间看出你家那时候的家庭环境还过得去,起好心做善事,是一个慈善之家。还去西归的老人送年饭,真让我随你的描写,好像回到那贫富不均的年代去跑了一圈,再回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大方高致贤《最后的年夜饭》一文有感 刘榆 扶贫敬老习俗好, 家族传承美德高。 爷孙最后年夜饭, 数十年来记得牢。 传统习俗宜承传, 可怜现代不相关。 从前多少孝道事, 都被扔到脑后边。 韭菜:评高致贤的《最后的年夜饭》 记忆犹新,忘不了那时的艰苦岁月,虽然说往事不堪回首,回忆起来却历历在目。 看高致贤《辽阔草原》的视频有感 陈安忠: @大方高致贤 老兄,你真棒! 驰骋草原乐悠悠, 马头琴声洗清愁。 人逢知已心花放, 万里风流一笔收。 读大方高致贤《以草维生的草根生活种种(连载之一)》一文有感 刘榆 毛稗草籽号杂粮, 蓑衣遮体避雨风。 草根生活许多事, 时代发展被遗忘。 记叙草根生活事, 要让后人都晓知。 新旧生活两对照, 感恩祖国正当时。 读大方高致贤《“坚持十年天天写,写作对你就不难!”学习雷锋天天写日记…》一文有感 刘榆 天天日记习惯佳, 积沙成丘亦成塔。 人人问及作文事, 积累素材推荐它。 五十八年日记史, 九十七个日记本。 水滴石穿功夫在, 不是真人不较真。 持之以恒世事成, 坚持不懈定输赢。 但看高老寻常举, 几人做到几人行? 高大友——读大方致贤作家《“坚持十年天天写,写作对你就不难!”学习雷锋天天写日记…》文有感 其一、惊人的数字,告诉了: 您一共有九十七个日记本 二千多万字 坚持不懈地写了五十八年 其二、坚韧的毅力,表现在: 右手伤了就用左手写 药液输完了再去写, 伤卧强撑身子后补写 旅行本子和笔必须随身带 其三、丰富的内容,记下了: 精神上的苦乐悲欢 生活里的酸甜苦辣 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交际时的良师益友 其四、发挥的作用,体现于: 帮您锤炼了字句 提高了写作能力 积累了写作素材 方便了文艺创作 其五、无愧的人生,是因为: 日记本,是您最珍贵的财产 日记本,是您永恒的记忆 日记本,更是您剖析解读人生的一面镜子 2021·3·5·晚10:00作于“晓悟”书屋· 读大方高致贤《满族风俗习惯 李仙芝介绍情况二十一(完)》一文随笔 刘榆 一、娱乐活动 喊山避邪驱兽魔, 劳动人民创造多。 不劳而获从未有, 而今进化成娱乐。 二、人圈 全民皆兵拒外敌, 人民战争得胜利。 战争因素人为本, 高屋建瓴创奇迹。 三、国医学堂 大方曾办医学堂, 拟把国医来弘扬。 可怜西医攻势猛, 中医逐渐处下方。 四、殡葬习俗 过去殡葬讲究多, 沿袭如今无几何。 万事万物都看淡, 市场经济感情薄。 陈安忠:读学兄《放下旧知学新识》感赋 高兄带兵点子多, 七老八十闯网络。 再现当年风华智, 微信交流共切磋。 巧用软件制表格, 尺子圆规靠边坐。 银发古稀孜不倦, “研究孙“们无寂寞。 读大方高致贤《放下旧知学新识――暮年会获“副产品”》一文随笔 刘榆 五十七年重相聚, 老年网上添乐趣。 填写一张调查表, 遇到很多新问题。 时代变迁人各异, 爷找孙子教手机。 网络时代重学习。 时代变迁实在大, 老年人人都害怕。 慢慢学会用手机, 免得时代淘汰咱。 爷爷本是高学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