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136|回复: 5

[书单] 中国才女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女才子(一)——敢爱会爱的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传说这首诗为汉代女才子卓文君所作。它写的是卓文君对负心丈夫表示决绝,责备无情丈夫的死爱钱财,不讲情义,不重感情——做男子应该重视情义两字,一天到晚死要钱有何用?!也就是这么一首诗,挽救了一段频临死亡的爱情。
  
卓文君,生在四川临邛一个巨富之家,平日穿金戴银,长得美貌非凡,更兼文采,通晓琴棋书画,17岁由父母包办出嫁,半年后因丈夫病亡而返回娘家守寡。
  
这时候,大才子司马相如正因病辞职寄居在朋友家,与卓家为临,对文君早已倾心。
  
一日,相如来卓家赴宴,文君对他的文采钦慕已久,便躲在屏风后面窥视。相如见屏风后人影晃动,知道会是文君偷看,不禁心中暗喜,但表面上装作不知。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听着听着,芳心已被这美妙的音乐触动,敏感的她捕捉到随音乐之音袭来的爱慕之心、崇拜之意,无需言说,音乐传情。司马相如亦爱卓文君,就借酒醉夜宿于卓家花园里,二人得以相见,便私订了终身。
  
司马相如托人去卓家求婚,因卓父嫌相如贫穷而遭到拒绝。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一起回到相如老家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如君亲自当垆卖酒,过着贫穷却也恩爱的日子。
  
后来,司马相如凭着出众的才情,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拜为中郎将。从此,他们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加上司马相如长久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须有所禁忌,善加调养。然而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那时他已经年逾知命,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上面那一首《白头吟》。
  
并且还在诗后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实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残,香消玉殒的地步。
  
司马相如终于没有纳妾,两人又重归于好,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的岁月,直到司马相如病逝,卓文君也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况味。回首前尘,恍然一梦,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长空雁鸣,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随司马相如而去。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传为千古风流佳话;而卓文君敢爱,敢于违抗父命而为自己争取了幸福;卓文君会爱,她不哭不闹,以其才智诗赋劝感丈夫,保护了自己的爱情。这一点,不仅在古时候非常不易,就是在现代,也是令人钦佩的。
  
卓文君为什么会爱上司马相如?卓文君是为他的才华和气度所倾倒。卓文君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追随司马相如,她的勇气缘于对爱的渴望。她的爱又是执著的。当时,司马相如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事业不得志,家徒四壁,而卓文君自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面对私奔以后的困难处境,她没有退缩,而是坚强的守候着这份爱情。她的爱并不盲目,是为了自己对爱的理想。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她在深深痛苦与绝望中,体会并明白了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去争取。所以,当机会降临时,她没有犹疑,就勇敢地向前抓住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封建社会里,男子是允许纳妾的。而卓文君,却不能容忍丈夫的背叛,不与他人分享爱情。她所写的《白头吟》,一开始就把爱情比喻为纯白的雪,皎洁的月,不容掺有一粒砂子。仅因得知丈夫怀有二心,就要与之决裂,这是何等的自尊与高尚!而《诀别书》则表达了她对丈夫有怨也有爱,虽然欲绝交但又依恋的复杂情感,刚柔并举,情诗并茂,真诚动人。
  
遥想当年自己一曲《凤求凰》,情真意挚赢得文君芳心,此情仿若昨日,琴声仍在耳畔回响。这些真诚的诗句终于触及到司马相如的内心深处,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初见时的怦然心动,危难时的相容与共,不禁悲从心起,愧疚不安,终于幡然醒悟。这是卓文君聪明心智的胜利和绝代才华的体现!
  
卓文君是我国第一个勇敢冲破封建礼教藩篱的女性。她敢于反抗父命,追求爱情,坚持爱情专一,反对一夫多妻,这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她是我国古代女性中的一位光辉形象。



中国女才子(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



东汉时期,有一个女子,在史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女子,就是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昭,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大约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一个“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她十四岁时嫁给曹世叔为妻,早年守寡,活了七十多岁。其父班彪,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班昭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在父兄的教导和影响下,熟读儒家经典和各种典籍,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为日后续写《汉书》打下坚实基础。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整理并续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
  
汉武帝太初年间,司马迁写成了宏篇巨著的《史记》。司马迁去世以后,虽有人补写,班彪认为“多鄙俗,不足以踵其书”。他便收集史料,撰写《后传》60余篇,意在续补汉武帝以后所缺的部分,但未及完成就因病辞世。班固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包举一代”、囊括西汉历史的史书《汉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不料,公元92年,班固因受统治阶级内部政争的牵连,入狱而死。这样,班氏父子花费几十年心血编纂的《汉书》,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同时整个书稿面临着散佚的危险。所幸的是,汉和帝知道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识过人的巾帼奇才,即召她和马续到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续修《汉书》。班昭为继父兄遗志,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从此,她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至此,这部完整的《汉书》,历经40年的编撰工作,终于完成。虽先后经过四个人之手撰写,但读起来却“后先媲美,如出一手”,十分和谐。
  

除整理、续写《汉书》外,班昭在传播和普及《汉书》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汉书》问世以后,因《汉书》多用古字,比较难读,读了也多不通晓。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就在皇家图书馆的东观藏书阁讲解《汉书》,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除了在史学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赋、颂、铭、谏、书、论等文章16篇,辑成《大家集》三卷,但可惜大都失传,现只留下《东征赋》和《女诫》7篇。
  
不仅如此,班昭近还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忠实的人生态度。突出地表现在她一生孜孜不倦,善于思考,她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启发受教育者谈出自己真实的思想,然后再根据其理想、志趣加以引导。她既志存高远,又面对现实,不强求不易得到的幸福和生活上的富有。她认为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因聪明而延长,也不能因愚昧而缩短。应该不惜身家性命报效国家。忠,会带来吉利,奸,会遭到祸殃。要恭敬、谨慎、勤恳、谦逊,要清心静气没有贪心,严以律己,光明正大。
  
班昭的德才深得汉和帝的器重,和帝多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诸嫔妃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天文、数学,从而使班昭声名大震。每当遇有外邦前来贡献异物时,皇帝便让她即席为赋作颂。因班昭丈夫姓曹,人们便尊她为“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高、品德好的妇女尊称为“大家”;“家”在此读姑)。后邓太后临朝当权,班昭曾以师傅之尊,参与政事,深受信任。班昭逝世后,皇太后亲自为这位多年的老师素服举哀,由使者监护丧事,死后也给予她应得的荣誉。
  
清代女作家赵傅在《后汉列女颂(并序)》中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作为第一位女史学家和文学家,班昭名留青史,光照人间。虽然《女诫》提出了一套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和三从四德的规范与理论,后成为封建社会妇女的行为准则,影响深远,客观上做了封建主义压迫妇女的“帮凶”,但才学出众的班昭,依然不愧是古代妇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妇女的骄傲,班昭优秀的品质和忠实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女才子(三)————命运坷坎的蔡文姬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这是唐朝人李颀为命运坷坎的蔡文姬发出的感慨。
  

蔡文姬,一作昭姬,名琰,大约生于公元177—178间,今河南尉氏县西南蔡庄人,是汉朝著名学者蔡邕的独生女儿。
  
蔡邕不仅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是文坛的领袖。
  
蔡文姬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受其父的影响很大。她很小就十分博学,善于言辞,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可是,因后来时局的变化,剥夺了蔡文姬的幸福生活。董卓被吕布铢杀以后,因董卓曾重用过蔡邕,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杀了头。在军阀混战中,蔡文姬与许多妇女一齐被羌胡番兵掳到了匈奴。在去匈奴的途中,蔡文姬饱受了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万般无奈中,她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后来,曹操北定中原,当了丞相。一日突然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想到老师有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儿。当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就立即派使臣携带黄金白壁,去把她赎了回来,以续《汉史》。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被强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间,她在生活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胡地的大自然是严酷的: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流水呜咽、夜闻陇水兮声呜咽。她不适应异方殊俗的生活: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徒,住在临时用草笺、干牛羊粪垒成的窝棚里;兴奋激动时,击鼓狂欢,又唱又跳,喧声聒耳,通宵达旦。总之,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人的生活习惯。 更为残酷的是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被迫嫁给了胡人。在身心两方面都遭受着痛苦的煎熬,只有思念故国、思返故乡,才是支持她坚强地活下去的精神力量。于是,春日,她翘首蓝天,期待南飞的大雁捎去她边地的心声;秋天,她仰望云空,企盼北归的大雁带来故土的音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返故乡,去悼念亡父,去拥抱生养她的故乡山水……可是现在,一旦真的要结束十二年的??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蔡文姬这时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是很久的企盼,与母子团聚是人伦之道,而在她却不能两全其美。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是蔡文姬和着血泪写成的。“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读着它,我们仿佛听到她这个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随着琴声、歌声,仿佛看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胡笳十八拍》的艺术价值很高,后代有过许多批评。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就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郭沫若还创作了新编历史剧《蔡文姬》,在现代舞台上再现了“文姬归汉”的历史场景,其影响十分巨大。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该在诗艺术上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使人犹如亲临其境,“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蔡文姬的命运坷坎,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远嫁河东卫家,夫妇两人非常恩爱,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丈夫因咯血而死。因为蔡文姬不曾为卫家生下一儿半女,被卫家的人辱骂她克死了丈夫。从南匈奴回来以后,在曹操的安排下,她又嫁给小她许多岁的田校尉董祀。起初,她们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董祀对这桩老妻少夫的婚姻心理严重失衡,多半有些嫌弃、与她同床异梦,只是明里不敢违背曹操的旨意,直到她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向曹操求情救了他一命,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才对蔡文姬好起来。
  
后来,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之中,平安的度过了晚年。
  
蔡文姬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女子,然而她的命运却是凄惨的,婚姻是不幸的,许多事是无奈的。今天重读蔡文姬和她《胡笳十八拍》,心中充满着同情与敬佩。


中国女才子(四)————杰出词人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现代许多人能背会唱的宋词——一剪梅,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赵明诚读了此词,身还未到达目的地,就有点“归心似箭”,人虽离家愈来愈远,心却回到了爱妻身边。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闺情名篇之一,她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在词中,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所以,《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中,宋词是其中一块玫宝。而在宋词的芸芸词家中,旷世才女李清照以她独特的魅力,跻身其中,著称于世。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出生于文学艺术修养很高的仕宦家庭,18岁嫁赵明诚,夫妻二人感情融洽,志同道合,一起收集和研究金石书画,共同整理校勘古籍,度过了二十多年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靖康二年,金朝进犯中原,北宋亡,李清照夫妻二人逃往江南。在流亡的路上,赵明诚突然病故,李清照从此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从艺术成就上看,她的词超过了诗和文,在艺术上成就很高,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其主要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她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兼有苏、辛豪放派之长,独树一帜于两宋词坛,对后世影响极大 。她还著有《词论》一书,书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看法,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极重视词的特殊格调和协律性,能够独辟门径,在丰富词的表现手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清照生长在贵族书香世家,父母两系都有非常门好的文学素养。祖父与父亲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俱出于韩琦门下,韩琦在当时名重一时,与范仲淹同是以文人领兵的朝廷重臣。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系一族在当时也是一门显赫,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她受了遗传上的禀赋灵感,又受了父母的教育与熏陶, 她的父母与许多文人交结,耳濡目染,也受了这些文人的影响。故而李清照自幼天资颖悟,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称赏,以才藻闻名于乡里。她记忆力很强,她自称,必然记忆力过人,不然怎会指堆积书,而能说出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一般人能记得某事在某书某卷,已经算是聪明了,若能说出第几页第几行,那真是百不一见的超人。 
  
李清照一直喜好读书,学问渊博。她经常手不释卷,不论几案及枕上,尽都是书,终日沉醉其中。婚后,她与赵明诚一起买书、藏书、校书,朝夕以书为伴,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他们几乎成了书癖,成了书迷,俭衣缩食,省下钱去买书。 
   
正因为她生长在过这样的家庭,有聪敏的天赋,又喜好读书,才有后来词作的辉煌成就。虽然她词作的内容多数局限在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之内,但在南渡后,就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灵的意境,使她最终成为宋代词坛杰的女作家。


中国女才子(五)——风华绝代的诗人黄峨

  
明代中叶,蜀中出了一位巾帼诗人黄峨,她和她的丈夫、著名学者杨升庵志同道合,感情深厚,至死不渝,传为后世佳话。
  
说起黄峨与杨升庵结为恩爱伉俪,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正德六年(1511)春,黄峨之父黄珂打了胜仗,派人回京报捷。这时,恰逢当朝首辅杨廷和的大公子杨升庵(又名杨慎)考中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黄珂与杨廷和在朝共事多年,两家关系甚为密切,升庵谢过皇恩以后,派人给黄府送去一张拜贴。这时的黄峨,已有十二岁,她听说杨升庵金榜题名,心里十分倾慕,从而激励着她更加勤奋地读书。
  
后来,黄珂奉调回京,连连升迁,仕途一帆风顺。只是有一桩心事未了:女儿黄峨已到及笄之年,品貌端庄,才艺超群,前来求婚的显贵子弟,风流少年络绎不绝,但黄峨一再向父亲表明心迹,一定要选择象杨升庵那样学识渊博、志趣高尚的郎君。黄尚书疼爱女儿,常为黄峨的终身大事没有订下而忧虑。后来,黄珂年事已高,便携带家眷告老还乡。
  
正德十二年(1517)杨升庵因上疏不利,遂以养病为名,回到老家新都读书自娱。不久,夫人病故。次年,升庵得知黄峨年过二十尚未许人,便征得父亲的同意,遣人做媒。黄杨二家本交谊深厚,又门当户对,便一说即成。于是,升庵备办丰厚的聘礼,亲往遂宁迎娶黄峨。当彩轿到了新都,倾城震动,人们都争先恐后来看这位“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的绰约丰姿。
  
黄峨(1498-1569),字秀眉,诞生在四川省遂宁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黄珂,成化二十年(1484)举进士,在京供职,母亲知书识礼,严于家教,她既是黄峨的慈母,又是黄峨的启蒙老师。黄峨自幼聪明伶俐,在母亲的教导下,谨守闺训,好学上进,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而对于做诗文、填词曲更有着高深的造诣。她在《闺中即事》一诗中写道:“金钗笑刺红窗纸,引入梅花一线香;蝼蚁也怜春色早,倒拖花瓣上东墙。”由此可见,黄峨这位天真烂漫的少女,不堪闺中寂寞,向往春日美景;观察生活细致,写作技巧高明。因此,长辈们十分器重她,常指导她,比喻她为东汉时的女才子班昭。
  
如今,这两位才子才女成为百年之合,怎不叫人羡慕呢?!
  
黄峨和升庵住在状元府西端的榴阁,这里濒临桂湖,环境清幽,经庭院中栽种石榴树而得名。他们乐度新婚之际,正值红榴怒放之期。喜看枝头,绯花掩映,朵朵如霞,自然激起了黄峨的诗情!她展笺命笔,写出了情意缠绵的《庭榴》诗:“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在古代,石榴籽粒众多,象征婚后子女繁衍。黄峨托物抒怀,自比榴树,以含蓄的语言,巧妙的譬喻,向升庵倾注了火热的纯真的爱情。
   
婚后,他俩既是同心的诗友,又是恩爱的夫妻,朝夕切磋诗文,一起填词作曲,过着幸福的爱情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结婚不久,杨慎就谪守云南,长达30年,而黄峨杨慎分多聚少,只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区,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她对丈夫的苦苦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她写了许多的诗作,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寄外》曲中说:“金鸡惊散枕边蝶”,与杨慎的“黄莺儿”曲对照来读,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黄峨的著作十分丰富,而她一生所写的诗、词、曲则更多。但她不愿子侄辈看到自己情意缠绵、悲愤哀思的文字,随写随毁,多不存稿,因而能够得以留传下来的并不多。明隆庆以来所刊行的《杨状元妻诗集》、《杨夫人乐府词余》、《杨夫人曲》、《黄夫人乐府》、《榴阁偶存》等乃是黄峨著作中的幸存者,是我国妇女文学著作的珍贵遗产。
  
黄峨的诗、曲以“议大礼”事件为界,前期作品清新活泼,语言晓畅明丽,感情真挚动人,后期诗曲大多涂上了凄凉哀怨的色彩。历代评论家对她评价很高:“夫人篇什,云蒸霞烂”,“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淑贞(朱淑贞)。”明代大戏曲家徐渭称赞其词“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 并以已之作与黄娥比较,竟甘败下风,声称:“予为之左逊焉。”
  
黄峨不仅才德堪为称颂,人品也极为高尚。黄峨21岁同升庵结婚,仅过五年顺境生活,便遭逢升庵谪戍,从此坎坷一生,尽心事家,毫无怨悔。钱谦益《历朝诗集小传》说她“闺门肃穆,用修亦敬惮”。故升庵为她祝寿,有“女洙泗、闺邹鲁”之辞。洙泗、邹鲁,代指孔孟。升庵是把她作为女中圣贤来尊敬的。杨升庵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夫人,他们又何止“郎才女貌”而已?!徐渭赞颂他们夫妇“著述甲士林”,“才艺冠女班”,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女才子(六)——断肠词人朱淑贞


朱淑贞,北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卒不详。
  
朱淑贞生于一个仕宦家庭,从小有机会识字,受到良好教育。童年时代,她以一颗无忧、敏感的心感知着这个世界,花开花谢,春去春回,她的诗才大进。父亲教她读诗词、与她一道把酒研讨,没有受到过多的压制,在这样和睦、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她无忧无虑,天真浪漫,欢快地度过她的童年,也塑造了她那任性、倔强的性格。作为封建社会的闺中女子,没有男子的仕宦之途与广泛社交的自由,她们被陷于封闭狭小的深闺之中,爱情成为她们生活的重心,颇具浪漫情怀的朱淑真心中也勾画着自己的爱情。
  
然而,她的父亲本是官场上的人,母亲也很势利,逼着朱淑贞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结了婚。
  
开始,她还对丈夫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丈夫心怀大志,多次勉励他:“美噗莫辞雕作器,涓流终见积成渊”。“鸿鸽羽仪当养就,飞腾早晚看冲天。”可惜丈夫毫无大志,一事钻营,搜括钱财,开始是在吴越荆楚间辗转做官,朱淑贞也还是间关相随,但已渐渐地流露出不耐的情绪,这种感情流露在她的春日怀泪诗中:“从官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河长流;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送客愁。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朱淑贞也曾自责,觉得自己一个女子成天舞文弄墨,咏月吟风,不是本色,应该好好地操持家务,服侍丈夫。但她的丈夫确实令她伤心,一种惰性已经在他做官期间慢慢地浸入骨髓,他感到无所事事非常舒服,公事之余就泡在妓院中鬼混。
  
不仅如此,他竟然把一个妓女带回家中,酒醉时当着朱淑贞的面把手伸进那妓女的衬衣中乱摸。朱淑贞气得脸色煞白。一天,丈夫又醉酒回家,把卧房吐得满地污秽,像一只满身污泥的猪躺在床上。后来他丈夫竟还动手打她,她太伤心,她无法忍受,她只得与她的丈夫分离。“鸥鸳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朱淑贞必竟是一弱女子,仅以文绘绘的诗句来表达她的血泪心酸。
  
朱淑贞是有名的才女,她的诗词足可与李清照比美,共同辉耀着宋代的文坛,当时宰相的妻子正寓居在京城,也过着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于作词的女子,于是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贞接了去,吟诗填词,常常是盛筵欢笑,歌舞助兴,她成为了宰相夫人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彩多姿。虽然如此,却还是丢不开那一份失落的情绪,她写道:“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但京城的活动毕竟拓宽了她的生活视野。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烟带露的黄梅季节,她来到湖上与恋人相见,一块游玩;在朦漾的细雨中,两人携手漫步欣赏湖中的荷花,来到僻静处,窃窃私语,相亲相爱,恣意享受爱情的欢乐,享受着人间美好的幸福。“妖娇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分手回到家中,仍想着刚才想聚时的点点滴滴,“懒傍妆台”,心绪万千,无心整妆与卸妆,沉浸在浓浓的爱意之中。
  
这时她格外爱惜美好的春光,希望那楼外千条万缕的垂杨,系住春光,即使是春一定要归去,留不住的话,也要因风随春去看看春到底归到什么地方去。
  
可是春总是要离去的。眼看春光将尽,杜鹃啼血,朱淑贞感叹着人生的短促,青春的易逝。 
  
历来只准男子嫖妓,女子尽管是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就会受人指责,朱淑贞在这儿的生活被有些人把在汴京城的说成是“桑淄之行”,甚至贬她为“?u女。”
  
朱淑贞正沉浸在迟到的爱情中,而金兵却攻破汴京,宋帝被掳,她和爱人在战乱中离散,她只身回到浙江钱塘的娘家,她的父母认为女儿丢掉了家庭的脸面,气愤地把她的诗词一把火烧掉,今天留传下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人把它辑录起来,叫做《断肠集》。
  
回到老家后,她依然盼着心上人能寻来。她渐渐地老了,日益感到人事的无常和空虚。朱淑贞“每到春时,下帏跌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盖断肠人也。”这是当时人真实的记载。
  
她在减字木兰花,春怨中写道:“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最后她在伤心、寂寞中死去。
  
在男女两性关系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在将 “女子无才便是德”信奉为道德标准,在绝大多数的女性被视为“牛马”“玩物”、封闭在家庭、闺阁之中,忍受婚姻的不幸、人生不得志的时候,朱淑贞大胆的叛逆行为——如同一道闪电,闪亮在漫漫黑夜,释放出夺目异彩的光辉,她的作品具有强烈鲜明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中国女才子(七)——林徽因及其感情生活
  
读了朋友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一文,很好奇,惊叹世间竟有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于是,也去读了《林徽因传》,了解到她在事业和文学上的成就,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更生出一份感佩。这是一位被胡适称为“中国第一女才子”、在泰戈尔访华之际,被当时上流社会惊叹为“人艳如花”的林徽因,是我国近代史上“集才气、集美质、集傲岸、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光辉女性!而后,又在网上搜阅了有关她的评论,她的美貌与气质,她丰富而含蓄的情感世界,她多方面的才华,令许多文人费了不少笔墨。而我,鹦鹉学舌,写一篇读书笔记,说说林徽因和她的感情生活。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l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1920年4—9月随父亲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入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结婚,1929年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31年应聘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参校,1946年以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1951年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设计纹饰和浮雕图案。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工程师,1953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1岁。
  
林徽因是我国建筑方面的著名学者。她参与了北京大学地质馆、清华大学教师住宅、中南海怀仁堂装修工程等重要工程设计,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辽、宋部分)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等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和著作。
  
林徽因又是作家和诗人。她业余创作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颇有声誉,曾出版有《林徽因诗集》,中国现代作家丛书之一——《林徽因》。

  

  
徐志摩出身望族,他的父亲是浙江巨富、有名的银行家。徐志摩在伦敦众留学时,因上门求教于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并被她美丽的外表,聪慧、幽默、追求独立、坚持己见等内在的品质所折服;而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坠入爱河。
  此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比林徽因大七岁,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也在伦敦。在徐志摩向林徽因正式表示爱意时,林徽因也动心了。可是,林徽因是名门闺秀,不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她要志摩在她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虽然张幼仪能理智地对待这件事,但却遭到了徐父的反对。
  
而林徽因这边,虽然深爱着志摩,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养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云游的诗人与未来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她选择脚踏实地的梁思成;在享受即时的虚荣与追求学问理想之间,她选择学业和理想。经过一段痛苦的思索与决择,又恰逢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就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等徐志摩后来回国,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虽然如此,徐志摩并没有放弃对林徽因的追求。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一起接待泰戈尔访华,愉快地合作,常有书信来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养病期间,徐志摩经常去西山看望她,并帮助她发表了一些诗作。
  
后来眼看追林无望,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并与陆结婚。可是婚后因陆小曼生活放荡不和睦而离异。徐志摩依然恋着林徽因,直到1931从香港赶回北京听林徽因演讲而在飞机上遇难。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将徐志摩遇难飞机的一块残长久地挂在卧室内,并写了多篇文章怀念他。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林两家是世交,梁思成与林徽因两小无猜。1922年,在父辈的安排下,他们又相爱了。林徽因喜欢和梁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许多年过去后,梁思成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专家,当谈起他最初为什么选择搞建筑的时候,梁思成竟说是为了林徽因。
  林徽因是十分爱恋梁思成的。梁思成也十分怜惜冰清玉洁、口齿伶俐的林徽因。他们结婚以后,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不仅对我国建筑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生活中,梁对林呵护倍至,爱情浓烈,感情深厚。至于梁思成对林徽因如何爱恋,如何欣赏,如何信任,现举三件事例就可知了: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微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微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也许,是上帝被他们的矢志不渝的爱情所感动,让梁思成与林微因结了一段美丽的尘缘!于是,才在中国建筑史和爱情史上都有了他们最灿烂的一笔!

  

  
金岳霖是一位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金岳霖与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都是朋友,是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沙龙座上的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那次当林徽因原原本本把梁思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的这句话告诉了金岳霖以后,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此,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金岳霖很喜欢林、梁的孩子,视为己出,孩子们也敬爱金岳霖,称他“金爸”。
  
1955年林徽因去世了,金岳霖很悲痛。金岳霖后来回忆到当年参加林徽因追悼会的情形时说:“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他恋了林徽因一生,爱了林徽因一生,为了她而终生未娶。有人说到这样一件事:在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不知他所请为何。开席前他才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由此可见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感情之深。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所以我们不能用一般人的视角来看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之间的感情“纠葛”,而应看到,林徽因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她让我们见识了有别于传统的20世纪初叶那一代“象牙美人”的迷人风采。不仅如此,本文透过对贯穿林徽因一生的感情生活,还体会了有关爱情的一些涵义:
  
爱情是高尚的,它不是奢侈婚姻的附属品,只要是有利于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体现又不违背人伦道德和社会稳定的秩序,它就可以有更广袤的内涵和存在方式;爱情也不是以婚姻作为唯一的归宿,即使不能结为连理,也可以将友情延续下去,不能变恋人为仇敌,否则,便有悖于爱情的初衷;真心爱一个人不是占有对方,而是为了对方的幸福可以割舍自己的幸福,当发现别人能使对方更为幸福时,不仅可以主动退出,并且还要始终如一地去关于她(他)、爱护她(他)和帮助她(他);而婚姻,以信任和宽容来经营,才能维持其美满,加其深度,使爱情永放光彩。否则,得到的也将会失去。
1930年春夏之交的一天,作家陈衡哲之妹陈衡粹上北京香山游玩,于半山腰处遇到一顶小轿下来,她看见轿子里坐着一位年轻女士。那女士的容貌之美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很惊奇。想再看一眼,轿子却已经走远了。她心中顿时出现“惊艳”二字。身旁的人说,那轿子里的女士就是林徽因。她不知该用什么现成的话赞美她,是用闭月羞花?还是用沉鱼落雁?似乎都套不上。她后来写道:林徽因不但天生丽质,而且从容貌和眼神里透出一种内心深处骨头缝里的文采和书香气息。甚至过了许多年以后,她还念念不忘在香山上的那“惊鸿一瞥”。
  
林徽因很美。她美得惊世绝艳,广受称羡。
  
细长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双眼皮,长睫毛,高鼻梁,含笑的嘴,瓜子脸非常漂亮,她的眼睛里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和热情。除了长得漂亮之外,会画画,也会作诗,还会演戏。她的善谈是很出名的,很喜欢和人交流,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与人分享。她是一位兴趣十分广泛,能力超群的文化名人。她性格非常活泼,天资非凡,她给人的美感不全是她的貌,而是她的神,是她那双凝神的眼睛里深深蕴藏着的美。
  
在1924年泰戈尔访华之际,她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惊叹为"人艳如花"。不但陈衡粹赞美她,她的丈夫梁思成赞美她:“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她的儿子梁从诫赞美她“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她的朋友金岳霖赞美她为“林中美人”。曾做过徐志摩妻子的陆小曼是当时北京有名的美人,有人曾问老作家冰心先生是“林徽因与陆小曼谁更美?”冰心回答:“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就连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也评价林徽因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不少见过她的人,都被她的美貌所倾倒。
  
林徽因很美。她的美是兰心惠质,风华绝代。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受书香门第家庭的熏陶,承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进教会学校读书,接触了西方文化;随侍父亲旅居英伦,游历欧陆,开拓了自由的视野。当她进入社会,文学铸炼了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性格。她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女性,20岁时的林徽因就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
  
林徽因的才艺表现在许多方面,她不仅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在建筑学上颇有建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而且她业余创作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灵动的一笔。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令世人仰慕。
  
林徽因在美学方面有独到的见地,有着艺术家的气质,是一位很时尚的人。所以,当她去燕京大学演讲时,燕京大学那些本来都是特别洋派、领时代风潮之先的女大学生,都从图书馆、教室、寝室蜂拥而出,她们看的不仅仅是林徽因的美貌,而还有林徽因的高雅气质吸引着她们。
  
1935年,林徽因在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英国文学》课。林徽因每周要去上课两次,用英语讲授英国文学。她的英语流利、清脆悦耳,讲课亲切、活跃,谈笑风生,毫无架子,同学们极喜欢她。她每次一到学校,学校立即轰动起来。她身着西服,脚穿咖啡色高跟鞋,摩登、漂亮而又朴素、高雅。女校竟如此轰动,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是男校,那就听不成课了。
  
林徽因很美。她的美自始至终,青春永驻。
  
女人的容貌之美一般不会长驻,而林徽因的美丽,用萧乾的夫人文洁若的话来说,是“美在于神韵——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正因为如此,当青春逝去,人也老去,人们眼中的林徽因依然充满了美感。林徽因的美丽,是经得起岁月推敲的真正的美丽。
  
林徽因四十多岁时患了肺病,身体很差很瘦,但依然充满美感。时隔50余年以后,陪同梁思成一起度过晚年生活的林洙女士还慨叹地说,“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她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热情。当你和她接触时,实体的林徽因便消失了,感受到的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她是那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
  
林徽因是一位惊世绝艳的才女,她如耀眼的星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亮丽的光彩。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女才子(八)——--可叹可悲的张爱玲


   
张爱玲,原名张??。原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3日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与作家赖雅结婚,后在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和小说考证,在美过着“隐居”生活。1995年9月8日病逝,终年75岁。
  
张爱玲是我国五四以来极具创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著名学者夏志清称“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她的作品出现在40年代中国文坛时,就迷住了众多的读者,50年代后在海外风行,逝世以后,她又成为广受大陆读者喜爱的作家。
  
可是,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她的人生经历是痛苦的,她的爱情经历是可悲的。
  
张爱玲是清末贵族的后裔,她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遗少式人物,有诸多恶习;其母却是一个留过洋的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先进女性,这就注定了张爱玲家庭中的矛盾及给她幼年带来的冲击。张爱玲只有过短暂的欢乐童年时光,而后一生都过着孤苦的日子。父亲嗜毒成瘾,娶姨太太,对子女不负责任,甚至多次毒打、禁闭女儿。张爱玲后来逃到离婚独处的母亲那里,也没有多少快乐。由于母女二人的思想差距太大,这使她过早地成为一个郁郁寡欢的孩子。
  
成年以后,结识了胡兰成,本以为可以得到“千万人之中遇见惟一的人”的欢悦,可以得到“千万年之中守住恋爱一刻”的永恒,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奈胡兰成是个爱情虽不伪却也不专的人,终被他抛弃,可怜张爱玲这朵凌花很快就“自将萎谢了”。有人说,张爱玲萎谢的不仅是青春,亦是文采,一代才女的才。因为,从此以后,张爱玲再没有名作问世。
  
与胡兰成分手以后,张爱玲过了十年漂泊流离的生活。在她35岁时,遇到了赖雅,并与之结婚,这应该庆幸的事吧!可是,赖雅年长她近30岁,而且赖雅是个不算成功的美国作家,后来竟靠张爱玲拼命写作来养活。
  
张爱玲与赖雅的婚姻持续了11年,直到赖雅病逝。这些年里,张爱玲从赖雅那里曾得到过爱,在英文写作方面也得到过赖雅的帮助,享有过一段短暂的清静而平和的家庭生活。但是年老多病的赖雅也带给了她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重负。赖雅毕竟是东西两个文化里的人,许多观念和习惯不同。尤其是赖雅生病以后,她的生活十分拮据,就连买一双较大的拖鞋,也要等到圣诞节有降价的商品时才能买。经济的窘迫,生活的压力,更使她伤害了身体、增添了忧愁。应该说,在那11年里,她对生命的呵护是多于情感的。
  
尔后,张爱玲过着孤苦伶仃和多病折磨的生活,直到1995年客死珞杉机寓所,甚至逝去多日以后才被人发现。
  
如果说,张爱玲一生饱受了爱的凄凉、生存的落魄、生活的无定与困苦的悲哀,都是因为家庭特殊的关系、社会动荡的环境和人生际遇不佳的影响的话,那么,她与胡兰成那一段不幸的婚姻,则完全是张爱玲疚由自取的。
  
不可否认,胡兰成的确是一个才子,但他却是一个汉奸,是一个爱情不专之人。张爱玲明知道他的所为为国人所不耻(尽管张爱玲本人没当汉奸),他们的将来不会有好的结局,她还是要投怀送抱,甚至在日本人投降、国民政府通辑胡兰成的情况下,张爱玲还偷偷地去胡兰成藏匿处续缘。事实上,后来张爱玲的一生也因为胡兰成的汉奸身份和卖国行为而蒙上了不白之冤,以致在美国的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与此都有关系;张爱玲明知道胡兰成有一个“媒妁之约”的结发妻子,却心甘情愿地当第三者,爱得如火如荼,如生如死,全身心投入而忘了一切;张爱玲明知道胡兰成对爱情不专,早已抛弃了她另有新欢,却还要去温州寻夫,向胡兰成祈求一个最后的决断,还搭上30万块钱。结果可想而知,温州之行,把昔日的热焰浇泼贻尽,把欲仙欲死的爱境冲刷得人去楼空,把一代才女的爱之繁花打落得残红遍地……这不得不说是张爱玲的悲哀!
  
尽管如此,张爱玲坷坎的人生还是值得同情的,张爱玲超人的才华和辉煌创作成就更是值得敬佩的。她的作品至今被人们阅读着、感慨着,甚至研究着,她的文章与人一样已成为传奇。




九、林海音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你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曲名叫《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它在中国流传很广,可以说,我们现在有许多人都是听着或者唱着它长大的;你知道电影《城南旧事》原剧是谁写的吗?它就是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写的,而且,《城南旧事》电影中那个“英子”就是写的小时候的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后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林海音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她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愁,具有典雅柔美的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林海音辉煌的一生,有她女儿——台湾作家夏祖丽写的《她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这是一本最为真切、最为细腻地讲述林海音一生的传记作品,它不仅倾注了作者与林海音的母女亲情,而且,对许多事情都有着切身的感受,更具亲切感。而我,则从中摘取几个生活片段,以展示林海音的风采。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成立著作权人协会,这是一个公益事业的新组织。刚成立时,很需要在出版业德高望重的人物出来呼吁、响应。著作权人协会总干事去找林海音,林海音不但满口答应,还热心地把自己在出版业的朋友拉了进来,其他人看到林海音这样的人都出来了,也就跟着来支持了。著作权人协会负责人后来说,今天台湾的著作人能得到著作权的保障,出版界没有盗版的困扰,跟林海音的大力支持所打下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
  
在北京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时,林海音发现其中只有丁玲、冰心、巴金、萧乾、俞平伯等十数位作家文库,而台湾的文学书“太不全” ,她回到台湾后,就迅速寄一套“纯文学”的书,共4大箱、202本,送给文学馆。后来她又寄来了早已绝版的全套《纯文学月刊》。这套《纯文学月刊》是中国大陆惟一的一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收到的第一批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台湾当代图书。林海音不但为充实该馆馆藏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搭起了桥梁。不仅如此,1990年5月,她回到北京,重走南柳巷,1993年75岁高龄的她再度回到北京,参加了《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书发表会,与冰心、萧乾同为此套书顾问,为两岸文学交流默默地做着工作。
  
作家隐地自费出版了一本《隐地看小说》,林海音积极帮他向友人推荐。隐地后来突然发现,这本书谈及的三四十位作家和作品中,竟然从未说到林海音的书和人,她不仅帮他推销,还不断给与鼓励和赞许。林海音对一本未提她作品的书,竟然如此热心,在这个彼此利益互送的年代,这是何等宽宏大量啊!
  
林海音很爱美。她把家人的照片依年代顺序编成一叠叠艺术的相簿,经常翻阅。她的照片总是穿着亮丽高雅,神采奕奕。她喜欢照了美照送人,她说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她从不掩饰自己爱美之心,人家称赞她美,她会很高兴地说:“真的吗?真的吗?”她的神态有点“娇娇的”。她常常会在照片后面写几句风趣、幽默的话,例如,在一张手托腮沉思的半身照后,她写着:“无皱纹是因为傻瓜相机好,满头华发是成熟的表记,手上青筋暴露是勤勉的记号。”在一张满桌佳肴前,她写上:“想吃!” 在给四十多年没见面的老同学寄一张与丈夫、儿子的合影,她写上:“与凡夫俗子合影”。在与一株盛开的昙花合影照后面,她写道:“大家等呀等呀,花苞涨大了,几乎是听到‘叭’一声,就剥裂开,爆出一大朵洁白得像白玉的花。”
  
林海音兴趣广泛。阅读、旅行、搜集小玩意儿、听戏、看电影、电视、看表演、做手工、打打小牌……不论古今中外的,她都能接受。她平日工作要接触许多书稿,还要开会、讲话,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让自己轻松,电视节目中的日本相扑、女子体操、布袋戏、地方戏,她也都有兴趣。
  
她的大女婿曾说:“老子说:‘一日勤,二日俭,三日不为天下先。’对二、三两项,我的岳母是有某种程度保留的,但是对‘勤’一字,当之无愧。”多少年来,她都是每天中午回家做午饭,那时她家里用了一个保姆,每天早上出门上班前,交代保姆把需要炖或红烧的菜先做好再走,中午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先奔向厨房,洗个手,系上围裙,一会儿工夫香喷喷的菜就端上桌了。后来,子女陆续出国了,只剩下夫妻两人,也不再用保姆,但她仍坚持每天中午下班做午饭。朋友心疼她说:“海音,你那么忙,就少做中午这顿饭了吧!” 她却乐呵呵地说:“我喜欢做嘛!”
  
林海音很爱她的丈夫。虽然自己胃口好,什么都吃,但她对父亲的挑食非常“尊重”。家里吃韭菜馅儿饺子时,她一定包一些白菜的给父亲,而且先下锅煮了给他吃;吃涮羊肉时,她一定先为丈夫涮些猪肉片、白菜、粉丝,给他弄好一大碗,然后松口气对孩子们说:“好了,你爸爸那碗弄好了,咱们下羊肉吃吧!”就是这样,60多年来,不论生活上有什么变化,他们永远同心一志。夫妻俩合作建立家庭、办报、编副刊、编杂志、开出版社、著译文章,没有固定假期,但是却忙得开心。两人很少有意见不合的时候,理性的辩论也偶有发生,但却从来没有吵过架。他们交游广阔,却坚守一夫一妻制,没有第三者介入。象他们这样两人常在一起、恩爱一生、相守到老的的确不多,有朋友称他们为“婚姻中的稀有动物”。

林海音热爱生活,善于生活,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她说:“我们只是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在生活。为了生活快乐,我们花钱不小气,但也不肯浪费;我们工作时严肃,但也不放弃轻松的休闲活动。我们跟大家一样,常为自己着想,但也时时愿意为朋友着想。”
  
这就是林海音,一个中国著名女作家的平凡生活。在家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家庭主妇,买菜、做饭、织毛衣、打扫卫生,休闲时也听戏、看电影电视、看表演、甚至还打打小牌;在社会,她是一个热心的公众人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大力支持公益事业,热情帮助别人,深得岛内文学界的赞誉和爱戴。
  
林海音是平凡的,然而,她却又是伟大的。她一生写出了那么多不朽的文学作品,留给后世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以一位慈祥奶奶的形象将万古流芳!




中国女才子(十)——孤独的流浪者三毛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很喜欢这首《橄榄树》。它是三毛的作品。每当听到或者唱着这首歌,脑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一望无际的沙漠,一个远离喧嚣的女子,和一个叫荷西的大胡子男人,骑着骆驼,向远方流浪……她,就是三毛,一个孤独的流浪者。
  
三毛,原名陈平,祖籍浙江,1943年3月26日生于重庆。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24种之多。
  
为什么说三毛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呢?可以这么说,三毛从念初中起便开始了她孤独的流浪生活。
  
先是逃学,后随父母去了台湾,到文化大学当旁听生,1967年只身远赴西班牙。在其后三年间,前后就读于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又去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1970年回国,受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台湾,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并在西属撒哈拉沙漠与荷西结婚。1979年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1981年,三毛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作环岛演讲。1984年,因健康原因,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后又拜访西部歌王王洛滨。她到处流浪,一生走过了80多个国家,过着漂泊的生活。
  
如果说身体的流浪是她的“自愿”、是她的“爱好”的话(其实其中也有许多迫不得已),那么,心的流浪则是她的无奈,孤独与痛苦相伴她一生。
  
念初中二年级时,第一次月考,她四门课不及格,数学更是常得零分。至第二学期,因为怕留级,她把数学习题一道道死背下来,数学考试竟一连得了六个满分,引起了数学老师的怀疑,就拿另外的习题考她,她当然不会做。数学老师即用墨汁将她的两个眼睛画成两个零鸭蛋,并令她罚站和绕操场一周来羞辱她,严重地损伤了她的自尊心。回家后她不吃饭,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大哭。她害怕老师的羞辱、害怕同学的嘲笑,便开始逃学,她每天背着书包按时离家,去六犁公墓,读自己喜欢的书。从此,她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分开了,甚至不与姐弟说话,不与全家人共餐。她看到姐弟成绩优异,而自己无能,因此自卑地割腕自杀。这个数学老师就这样残暴地摧毁了三毛的自尊与自信,使她成了一个“轨外”的孩子。
  
去台湾以后,三毛成为文化学院选读生。她学过油画,又有文学天才,她本可选择艺术系或中文系,她却选了哲学系,她希望哲学能为她解答人生的问题,但结果哲学的苍白教条“并没有使我找到生命的答案,解决不了人生问题”,她很迷茫,甚至又想自杀。
  
在文化学院,她曾与戏剧系的学兄舒凡热恋却又苦于不能结合,而受到感情上的重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苦闷和感情上的失落,她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留学。在台湾教书期间,她与一德裔男子相恋,临结婚前夕,未婚夫因心脏病猝死。看到钉子钉闭棺材,那声音象重重锤打在她的心上,使她活不下去了,自杀,又是父母救了她。
  
为逃离举目皆伤心的场景,又以“人生苦短,不喜平淡”为理由,辞去教职,重新流浪,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经历了艰苦的考验。在这里,她和那位爱了她七年,等了六年的西班牙青年荷西结了婚。荷西非常爱她,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她有力的支持,就这样,她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1979年,和她一起生活了六年的荷西,在业余捕鱼活动中遇难,三毛精神上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她仿佛失去了一切。一时,美丽的岛上,就像坠入无边的黑暗之中。又过了11年,三毛才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并为王洛宾的人生和艺术才华所倾倒,对这位西部歌王产生了爱慕之情,当她不顾一切地来到乌鲁木齐,要陪伴王洛宾老人一起生活的时候,王洛宾却没有勇气接受这至深至诚的忘年之情。她只有默默地将失望和痛苦埋藏在心底,默默地离开。于是,她把心思全用在写书上,想在创作上有所突破,以慰寂寥的心,让读者和观众的掌声来温暖孤独的灵魂,结果却适得其反,她花了很大力气创作的电影《滚滚红尘》不仅没有获奖,而且还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三毛孤独和痛苦到了极点。于是,就在1991年1月4日,在台湾一家医院里,她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流浪漂泊的生活,给关心她、热爱她文字的人们留下一个永远的背影……
  
作家司马中原说:“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司马中原先生的这一段话,足以代表了人们对她的评价。三毛是一朵云,她轻轻地飘走了;三毛是一朵花,绚丽而凄美;三毛是一首歌,唱着它会生出许多遐想……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远方是什么?是“醒来时发觉星星四面八方,是脱去了一层又一层的束缚,身至心到的境界。”三毛追求的,就是种境界。现在,她真正自由了。想起三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所以,今天我们唱着这首《橄榄树》,就不要为她难过,而要为她高兴。因为她找到了梦中的橄榄树。而且,在流浪的路上,她随手撒拨的丝路花语,无时不在治疗着一代人的青春疾患,她的传奇经历已成为一代青年的梦,她的作品已成为一代青年的情结。她虽死犹生。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缺11、12、13、14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女才子(十五)————冰心的爱
  

冰心是从“五四”走上文坛的又一名著名女作家。但与石评梅、庐隐和萧红不同,她长寿,几乎与世纪同龄;也与陈学昭、白薇和张爱玲不同,她的人生没有什么大坷坎。她在爱中成长,在爱中生活,在爱中写作,并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着毕生的爱。
  
冰心老人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温暖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学习刻苦,年轻干练。他还是一位舐犊情深的可爱的父亲,他非常疼爱自己这唯一的女儿,常带她去海边玩。北方的大海给了这位南国的女儿最早的艺术熏陶,使她在奇幻的大海旁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力。
  
她的母亲有文化,是一位性格极温柔、极安静、感情极富、恬淡处世的人,是一位典型的又有文化的贤妻良母。她和母亲的感情极好,母女俩常常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说些甜蜜的知心话。小冰心喜欢听母亲讲关于她自己的故事,母亲喜欢女儿过来抱住她,与她亲近。
  
她的父母不仅让她念书,享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在她刚刚提笔写作的时候,还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后来,当她写作问题小说与散文诗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总是一边阅读着女儿的手稿,一边帮助女儿斟酌词句,有时还向女儿提供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除去享有双亲的挚爱之外,小冰心还享有丰厚的手足之情。她与三个弟弟之间情感深厚,他们常常在一起谈天讲地,说古论今,游戏嬉笑,亲如一人。
  
她们家里,总是充满了温暖、和谐的气氛。在这样温暖和谐的家庭里,童年时代的她,一直沐浴在爱的空气之中,从而使这个聪颖过人、才思敏捷的小姑娘,形成了善良的心地,和温柔、文雅的性格。
  

她的婚姻也是幸福美满的。她和丈夫吴文藻从恋爱到结婚,一直白头到老,在五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都互敬互让,相亲相爱。
  
她的儿女们也很优秀,个个学有所成,后来都成为专家教授。
  
可以说,她一生都享受着爱。少女时,她是双亲膝下的爱女;结婚后,她是丈夫眼中的爱妻。老年时,她又是孩子们心中的榜样和骄傲。
  
她自幼生活在比较优裕的家庭环境里,父母的慈爱,姊弟的亲睦,使她蕴蓄着满心的爱。正因为如此,才致她的作品以爱为主题,并一度把“爱”作为最高理想。这些,在她的小说、散文、诗歌中都可以感觉得到。凡读过《寄小读者》的人,都知道冰心的哲学中心是一个“爱”字。她爱大海,爱母亲,爱全国的小朋友。在短篇小说《爱的实现》里,冰心对于童心的歌颂,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中有许多歌吟自然、母爱、人类之爱的晶莹清丽小诗。
  
有人认为,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冰心早期作品的三个基本主题,通过对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写和歌颂,表现她对现实不满的情结,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冰心一生充满着爱。她既爱她的可亲可爱的父母,又爱她的可亲可爱的丈夫和孩子,她还爱祖国、爱人民和文学事业。她把一颗博大的爱心毫无保留地献给整个世界。她自“五四运动”登上文坛以来,七十多年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又由于她的个人经历和所受教育等等因素的影响,关于以爱为主题的作品,其写作风格与同时期的女作家庐隐、张爱玲有着明显不同。庐隐做人是豪爽痛快。在庐隐的作品里,是男学生,女学生,同性爱,多角爱,是爱情的追逐,是悲苦命运的挣扎。张爱玲为人孤癖,在张爱玲笔下的母爱是虚伪而残忍。而冰心做人作文,则是温雅细致,在冰心的作品里,是母亲,小弟弟,高山大海,是家庭的温情和大自然的赞叹。
  
说起《寄小读者》,那是1923年7月,由她创议在北京《晨报副刊》上新辟了“儿童世界”专栏。她随即发表了《寄小读者通讯之一》。其中她写道:“我是你们天真队伍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止,我恳切的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从此她那颗童心一直保护到今天,一直是孩子们的最忠实的朋友。《寄小读者》一书便是她于1923年和1924年发表在“儿童世界” 专栏的通讯结集。这本书,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最早的作品,是 中国新文学史中一块晶莹闪光的宝石,在现代散文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寄小读者》先后再版了几十次,它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巴金在《冰心著作集·后记》里说:“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的母爱。”冰心的母爱和爱祖国、爱儿童、爱生活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我们从后来《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里,更感受到了冰心老人伟大的爱。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这是冰心老人的一段名言。从五四台阶上步入文坛以来,她一直高举着的就是这面爱的大旗。她以永远的爱心,表达着世间最真最美的情感,她的《繁星》、《寄小读者》、《小桔灯》等经典作品,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中国女才子(十六)————素面朝天毕淑敏
  
在当代作家中,我对毕淑敏印象最深。这不仅是因为她曾经是位医生与我同行,由医生变成作家使我羡慕,而且还因为她素面朝天的品行让我敬佩。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到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各种文学奖30余次。其代表作有《预约死亡》、《红处方》等。
  
《素面朝天》是她早期的作品。虽然这篇文章不是她的代表作,但许多人都知道它。我也是首先从这篇文章了解毕淑敏的。
  
说毕淑敏素面朝天,是因为她不仅写了《素面朝天》,而且她主张“素面朝天”。她认为大自然中每一棵树木、每一棵花草,都用本色地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是一种真实。人类的这张脸,是与生俱来的证件。我们的父母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凭着它来了解其喜怒哀乐,所以不必要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她还说“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敢于素面示人,就是自信的一面。“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真是“文如其人”。关于毕淑敏的的外貌,采访过她的记者王洪是这样描写的:“毕淑敏其人比我想象的还要高大,果然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着装素净淡雅,蓝色的外套,衬着雪白的衣领,给人以纤尘不染的深刻印象。圆圆的始终微笑的面孔,依稀留下了金戈铁马军旅生涯的豪迈与西藏高原的粗犷。”也许是她的处女作发表“太迟”,34岁时写《昆仑殇》,大概还由于她的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叫《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留给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大妈”形象。
  
关于毕淑敏的文字风格,也可以说是“素面朝天”。“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式的实验标榜;她不是江南的小山秀水,但也有别于莽原塞野的黑骏马,有别于黄河决堤似的一泄千里;她自然不是男人眼中的‘丰乳肥臀’,但也不是女性自我描述的心理体验;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似乎人人所经所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王洪对她朴实无华的文风作了很好的总结,甚至夸奖毕淑敏很有一点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毕淑敏的创作与她从事的职业——医生有关,无论是在她的作品中还是在实际行动中,都更多地与病人、囚犯、孩子之类的弱势群体接触。她热衷于探讨“临终关怀”、“人生意义”、“幸福感”这样的命题。这在中国作家中是少见的。王蒙评价说,她最大的特点是“悲悯”。所以她的作品在普通市民中有着广大的读者群。
  
毕淑敏当了22年的医生,后来自修了电大中文专业,不是“正宗科班”出身的她成了作家,实属不易。她虽然现在已是国家一级作家,但她不卖弄,也不故作儒雅,对自己写作的过程也向记者“实话实说”。
  
譬如说,《昆仑殇》是她的处女作。当谈到成名作《昆仑殇》的创作及发表情况,她说是1978年返京后,在西藏阿里那段遥远的经历找不到人交流,才有了写作的冲动。5万字的《昆仑殇》一个星期就把初稿完成了,但她却没有勇气寄出去,后来稿件还是由她的丈夫送到《昆仑》编辑部的。就是《素面朝天》一文,也是“当时偶遇海南出版社出版人的夫人,才得以出版。”
  
这是何等的诚实和坦率啊!
  
毕淑敏无论是为人为文,真可谓是素面朝天。作家王蒙甚至认为连她的名字都太普通。他在为《毕淑敏作品精选》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这是对素面朝天的毕淑敏最贴切的评价。



中国女才子(十七)——清韵才女徐灿

     
徐灿(1619-1678以后),字湘苹,号深明,江苏吴县人,海宁人阵之遴继室,工诗善画,尤善依声,著有《拙政园诗卷》三卷。

徐灿的一生际遇,可用“两上三下”来概括。最初,是她那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婚姻。

阵之遴进士未第时,因为丧偶,到苏州游历散心,遇骤雨入徐氏园林躲避,凭栏观鱼,久而假寐。徐灿父亲一见之下,问其来历,得知是中丞陈祖苞的公子。陈家为海宁巨室,时人共知。于是,徐父终将徐灿许配给他,成就了才女的婚姻,从而经历“两上三下”的命运。


第一“上”是在明室尚存之时,阵之遴于崇祯十年进士及第,妻因夫荣,在陈氏夫妇面前预示着一份锦绣前程,伴随着生存际遇的上升,徐灿夫妇心中充满了春风得意的欢畅。徐灿作了《满庭芳。丁丑贺素庵及第》来表示她的衷心祝贺。真可谓一人登榜而满室皆春了。

但是很快,他就经历了生平的第一“下”。一年之后,阵之遴父亲以右佥金都御史整伤蓟辽边备失责,下狱仰药而死,阵之遴父子也被崇祯帝斥为“永不叙用”之人。际遇突变,对徐灿那原本无机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和阴影,使她对宦途险恶产生一些畏惧和疲倦,再无当初的心境。就阵之遴来说,这次打击也使他对明室心有懔凛寒意,因而明亡后很快出仕于新朝原因之一。

徐灿生平际遇的第二“上”,是在明社覆灭之后。入清后,阵之遴很快入仕新朝,热心仕进,因而数年之后,官职一迁再迁,顺治九年,已授弘文院大学士,可谓容宠备极了。但对待陈的这次仕途上升,徐灿的心却没有随之而飞扬。她不再有从前的欣喜与畅意,小别轻分之后随居于京邸的她,曾以仕途险恶而盼其隐退,“共挽鹿车归旧隐,待浮渔艇散秋怀”。徐灿的这种隐退心理,仔细推敲,不外乎三个方面的触机。一是明代晚期与丈夫同隐于天平山的徐媛的隐居生活对她的影响。两徐本同为苏州徐氏宗人,时人也常把徐灿与徐媛相提并论。二是崇祯时期陈门荣衰的际遇对她单纯心理世界的刺伤。三是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汉人在心理上对新朝抵触情绪激烈,对出仕新朝的明社旧臣嗤议之声鹊起,因此,徐灿心理上也难以承受其夫的“失节”。她的婉劝其夫归隐,未尝不含有保留“清白”之意。夫妇二人的思路境界产生了分歧与差异。功名心颇重并因曾遭打击而不以明室为念的阵之遴自然不会听从妻子的劝告,因而,徐灿心中的担忧愁苦和矛盾,自是极为深重而纷纭。她曾作有“悔煞双飞彩翼,误到瀛州”的词句,一“悔”一“误”,心态的沉痛难言,令人想见。

接着,在顺治十三年,徐灿经历了生平的第二“下”。阵之遴在清朝飞快升官“超耀”,终于引起同僚嫉妒。从顺治十年起,就不断有人弹颏他,使他几度处于岌岌可危地步。在政坛上的势单里薄,孤立无援,使他也想罗织自己党羽。顺治十三年,他即以结党营私罪被“以原宫”发配到辽阳居住。阵之遴这时期的心情,可以用“危苦”两字概括。徐灿对这一境遇变化,因为心理上原有准备,所以并无慷慨激烈失衡反应。况且依她那“大家闺秀”的修养,也不会发出激烈慷慨之音。她只以“晚香残,莫依高楼”一语,来婉告其夫及时罢手,不要使自己落入更危险境地。

最后,在她中年以后的整个岁月中,徐灿经历了悲惨的第三“下”,这也是一个一再而下,下至极处的跌落过程。顺治十三年的第二“下”,不久就因阵之遴被赦免罪过而告暂解。但是,阵之遴反省自己仕途失败,仍是归结到缺乏有力靠山上来,当然,“病症”也正是在此。所以,回京后,阵之遴又贿结甚为得宠能影响朝政的太监吴良辅。顺治十五年,吴败,阵之遴坐重罪,免死革职,籍没家产,全家徙往盛京(沈阳)。阵之遴于六年后病逝于戎所。其后,阵家诸子也相继摧折。同往塞外的徐灿,在昏暗无光的第三“下”中,心情之灰暗颓败,已非幽咽所能备陈。1671年,康熙帝前往盛京参谒祖陵,徐灿“跪迎道左,引咎陈情”,于是蒙恩得还。但早被“籍没家产”的她,直到1678年,才得以“扶梓以还”江南。故地重来,乡国虽是身处异地一直梦寐求归的乡国,但她却不再是当年的她了,所以“布衣练裳,长斋绣佛”而终。

这位集才情、节操与见识于一身的一代才女,就这样度过了起伏不平而终归虚寂的一生。她那些写就于罗网高张时候的词作,因着特殊际会与复杂心理,遂成为“幽咽”难言的忧生患世之萧音。
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汪流去。《踏莎行》  怨香零粉,待春来怜护,被东风,霎时吹去。《风中柳》  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青玉案 吊古》


徐灿词《永乐遇病中》

翠帐春寒,玉墀雨细,病怀如许。永昼愔愔,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扬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籍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的许多愁否?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词抒发低徊的伤春怨别之情的长调。在“怨东风、一夕无端,狼籍几番红雨”的叹息中,其实是“别有伤心处”。徐灿词的独到之处,不仅仅在其词作意蕴的扫除纤缛而显得深沉敦厚,还在于其美感效果上“欲言未言”的“幽咽”色彩。将她那深隐幽咽的词心与深沉弥厚的词蕴相结合,成就了旷世的忧生患世之音。

清词评家陈延焯将其与李清照并论,说:“闺秀工为词者,前者李易安(李清照),后者徐湘萍(徐灿)。”陈维崧更称道:“徐湘萍才锋遒丽,生平小词绝佳,盖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已。其词娣视淑真(朱淑真),姒蓄清照(李清照)。”可见非同一般。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5 06:20 , Processed in 0.051325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