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高致贤先生见面 张珍艺 对高致贤先生仰慕已久,学生时代就曾听恩师陈绍炎先生谈起过他,赞誉他是我们大方的一支笔杆子。后来我又在一些媒体上阅读过先生的一些资料介绍,得知先生乃黔西北“三棵不老松”之一,虽年过古稀,仍然笔耕不辍,活跃于各大网络。退休后定居深圳,其写作一天也未曾间断过,并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去年我所工作的小山村终于开通了网络,从此便与先生在网上相识。知道先生一是年事已高,二是忙于写作,空闲时间很少,因此我们虽是博友也是Q友,但聊得很少。只是先生每有文章在空间或博客发表,我都认真阅读,从文中感受先生之思想和精神。偶尔也在先生文章后面写写点评权当读后体会,或提点建议与先生商榷。之后心里诚惶诚恐,生怕自己那些不揣简陋的只言片语有损先生文章之原味。谁知先生不但不嫌弃,相反非常重视,认为我的点评很有价值,很有思想深度。我知道这是给我的鼓励,内心对先生更多了一份敬佩与亲切的感觉。 7月28日,先生发来回乡避暑的日程安排,我心里感到十分的高兴,终于可以见上老人家一面了。8月一日上午10点,我去电与先生联系,得知他已于7月31日回到大方,于是我当即从纳雍乘车赶往大方,准备邀上网友报社张习林和工商局蒋劲松一起拜访先生,但二位均有事不得来,于是我就只好一个人与高老见面了。中午12点25分,我终于赶到大方,与先生电话联系,他在大女儿家,离我们相聚的地方较远,于是我打车下去接高老,一会儿,我终于见到先生本人了。我们握手,我很激动,老人谦虚而又客气,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完全没有某些作家文人的清高和自傲。他的笑声非常的爽朗,语气很是随和。 几分钟之后,我们来到红楼酒店,我点了几个家乡小菜,要了两瓶啤酒,与先生边饮边聊。我们谈工作、谈生活、谈友谊、谈人生和理想,我感到先生的每一句话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先生和我谈自己以前的人生工作经历、谈现在的他的老年生活,就像和乡亲拉家常一样的随和而又亲切,根本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作家的架子。末了,先生给我许多鼓励的话,还请人为我和他照了相说是留作纪念。原本还想多和他呆一会儿,可是我知道,他难得回家一次,有许多老朋友、亲人等着和他一见。于是我送先生回到他女儿家,他一口气爬上七楼,将近八十的人了,居然也不喘气,身体硬朗得很呢。我们又聊了一会儿,然后便依依作别。 高老起身送我到门边,下得楼来,我想,此次与先生见面,我很是荣幸。先生讲与我的很多话,当铭记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