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封认师为父的特别家书之一 ——王坤明认师为父的特别家书连载之一 高致贤 这十封认师为父的特别家书,已经在我这里珍藏35年了,而今我已年届耄耋,若不处理好,恐怕难以保存下去!为让沉珠再现,隐星发光,我将这一组特别家书发表! 那是二十世纪80年代中叶,退休到县志办服务的陈祥志老师提供十封家书给我写文章,一看便知那是他40多年前的小学生王坤明从江苏寄到贵州大方来要求认他为父亲的家书,读来万分感动,我当时写了一篇《尊师情义比山重》的文章发表后就旅居深圳,又于2011年9月28日的新浪博客上发了博文,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发照片,只能原信保留。最近我在整理资料时看到王坤明那十封从1984.6.21.-1985.8.6.写的家书,仍然十分感动。这些信件中附有陈祥志老师的两封复信底稿,陈老师已于2009年去世,这两封底稿已经成为绝版了;按王坤明说的她一个月给陈老师家写一封信。从1985年4月开始通信到2009年陈祥志老师去世这24年之间,他们之间仍然是两地居住,应该还有很多信件往来。从王坤明的信中看出,陈祥志对她的信是每信必复的。可是,陈祥志老师复王坤明的信,陈祥志只提供我两封底稿给我。这些宝贵的家书王坤明那里肯定保存得有。但而今王坤明也是76岁的人了,这种通信我认为她是会珍藏的。如果能够找到王坤明或她的亲人,将这些家信捐赠给全国民间家书征集组,那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个家书富矿很有开发价值! 就是现在我保存的这10封,读来也万分感动,深感这些信件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得以实现,真实地表达了尊师重教的人间真情!可惜收信的陈祥志老师已于2009年去世了,写信的王坤明生活在外地,以前只是从她写给陈祥志老师的信中了解到她1941年生;她丈夫蔡永智是南通啤酒厂的车间主任;她的两个孩子:小卉在厂里打工,诗玉在读书;她哥哥王坤伦是上海光华啤酒厂工程师、厂长;她嫂嫂徐丽娟是上海七七八厂工程师、厂长;她侄子王诗伟是上海市海运局会讲(工作),侄女王笑蓉读初中。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实在遗憾! 现在我身居外地多年,还有无其他联系人?我不知道。为让“沉珠再现,隐星发亮”,我想将现存的十封特殊家信发表,以示对陈祥志老师的悼念!对王坤明女士全家及其亲人表示钦佩!并准备代将这些信件捐赠给国家民间家书征集组,使之得到妥善保存。 2016.12.8.——12.19.录于深圳 王坤明致陈祥志的信之一 老师 您好! 廿多年没给您二位老人通过信,请二老多多谅解,请二位老人相信,我心灵深处从来没有忘记过你们,我很希望你们能收下我做你们的女儿。 我原来也到毕节找过你们,并请李厚益打听(你们的)详细地址。有一次他代(带)我到毕节叔叔家找过,但您已离开毕节,我只好回遵义。1980年,我哥为了兄妹近点,上海市调不进,只好把我调到江苏省南通啤酒厂。现在我们什么都好,就是我有一桩心事:多年未见二老,我希望可能你俩愿意能到我这里来玩,若愿意和我们住,度过晚年。我们一家和二老去黄山、苏州等地玩;杭州也很近。 老师,您为教育孩子苦了一身,晚年应该到各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去去玩。我想您应该和师母来我们这里玩。我希望二老收下我,到女儿家来玩玩吧!我爱人很好,他会喜欢你们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外公外婆的。来吧!我诚恳的请求父母到家来玩。愿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住二楼,共有六十多平方,我母亲也在我这里,她也希望你们来。她过年后回上海我哥那里。 我过去由于不用功学习,初中水平也没有,我心里话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希望二老别见笑或误解。我想,父母不会生女儿的气,女儿绝不会忘记父母的。 我们一家四口,两个女儿、我夫妻俩,妈是来玩的。你们来,一共六个人,我想,我们一家会过好的。不管怎么样,请父亲您向母亲讲明,代(带)妈来这里玩。若坐船,从重庆到汉口,汉口再到南通港,不用到上海。若坐火车,就到上海。请来信,我们到上海接。这里生活比贵州好,鱼类很多,离东海近。我有时想念你们,连觉都睡不好。李用谦常给我来信,她明年也要来我这里玩。 今天不多讲了,请二老原谅没得到你们同意,我就叫父母,不知二老可愿意?望能及时回信。盼! 错字别字很多,望父亲从信中多多指教。 祝父母平安,望多保重! 女儿 王坤明 1984.6.21.
|